机床网
大力发展焊接技术 赶超西方工业发展强国
2008-03-28 16:19:26
   焊接技术是现代加工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将材料永久连接,并成为具有给定功能结构的制造技术。几乎所有以钢材为结构材料的产品,在生产中都不同程度地依赖焊接技术。近年来,由于焊接结构具有重量轻、成本低、质量稳定、生产周期短、效率高、市场反应速度快等优点,焊接结构的应用日益增多,焊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制造、加工、建筑、能源、船舶、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涵盖了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西方的发达国家,每年钢产量的50%到60%需要进行焊接加工,我国对焊接加工的需求也远远多于其他的加工方法。国际钢铁协会(IISI)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以4.89亿吨再次成为全球第一大粗钢产量生产国。这就为大量采用钢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数量如此巨大的原材料经过加工转变为有给定功能的产品,甚至是高、精、尖产品,需要有极高水平的加工技术作为支持。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在大型焊接钢结构的开发与应用方面不断创造高水平,有的项目已成为世界第一。如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中电站的水轮机转轮,是世界最大、最重的不锈钢焊接转轮。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到上海的输送天然气的管线,全长约4,300km,是我国铺设的第一条高强度钢的长距离管线,管线采用的是焊接螺旋管和焊接直缝管,并在铺设中采用了自动化焊接技术和其他新型焊接材料和工艺。上海卢浦大桥,全长3,900m,跨度550m,为世界跨度最大的全焊钢结构拱桥,用3.4万吨厚度为30-100mm的细晶粒钢焊接而成。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我国焊接生产的总体机械化、自动化率较低,仅能达到35%左右,而世界工业发达国家一般都在60%以上。这足以说明我国只是一个焊接的大国,还远不是一个焊接的强国。不论是焊接技术研发还是实际应用,我国都与西方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我们的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近年来,西方工业化国家不论在焊接技术突破还是焊接技术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全数字化焊接电源的出现,为新型焊接方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双脉冲焊接方法、CMT焊接方法、双丝气体保护焊等新焊接方法陆续投入实际应用。德国作为西方工业化国家的代表,在焊接技术的研究应用与相关软件的开发方面都达到了先进水平。德国的科技攻关项目SFB-370“材料的集成模拟”计划,亚琛工业大学焊接研究所承担了研究电弧焊接过程中材料行为的模拟部分,期望最终能够预测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他们已经研究的电子束焊、气体保护焊和点焊模拟系统可以方便地通过计算得到在指定的焊接参数下的焊缝形状,这些软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