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潍柴人来说,2008年的春天是收获的季节:一季度,潍柴发动机市场需求异常火爆,销售发动机12万台,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65%;实现利润9亿元,同比增长41%,继续保持全球高速大功率发动机产销量第一的位置。
骄人的业绩,来自潍柴持续不断提升的自主创新能力。三年前的4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潍柴,勉励潍柴人要紧紧依靠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在世界发动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告诉记者,三年来,潍柴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全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内涵式发展,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三年前,潍柴新产品销售比重只有31%,目前达到50%,一年有300多个新产品和100多项专利推出;
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三年前,潍柴销售收入为170亿,去年底突破了400亿,成为拥有发动机、变速箱、车桥和整车等完整产业链条的中国最大汽车零部件集团;
企业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今年3月29日,谭旭光荣获“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这是对潍柴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充分肯定。全面预算管理、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以及各种数据分析模型等这些国际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目前在潍柴得到全面实施。
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潍柴突出抓了企业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确保企业研发能力始终站在国内外内燃机技术前沿,潍柴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研发机构的合作,全方位整合世界科技资源。除了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还在欧洲、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在上海成立汽车集成技术中心。
“人力资源是我们成功的重要保证。”谭旭光告诉记者。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战略,重视人力资源的优化、引进和培养,用人性化思维去管理人力资源,这是潍柴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奥秘所在。虽然面临各种人力成本压力,但潍柴从没有放弃对人才的渴求,2006年至今,潍柴仅引进的硕士以上高级人才就达300多人,本科生近400人。
潍柴前身虽是一家老国企,但潍柴拥有的灵活用人机制和开放的研发体系,使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潍柴所用。通过“不求所在所有,但求所用所为”的用人机制,一大批人才聚集在潍柴的周围。
自主创新使潍柴产品总是领先于市场一步。虽然柴油机的国III标准要到今年7月才全面实施,但潍柴动力早已经于四年前就完成了国III发动机的研制,去年10月又研制出国内首台达到国IV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并圆满完成了道路载荷试验以及环境适应性试验。4月8日,记者在潍柴采访,来自全国50多家重卡、客车等企业的近百名技术人员齐聚潍坊,研讨国IV柴油机的配套应用技术和市场开拓方向。这座北方普通小城能吸引全国商用车行业众多技术精英,就是因为潍柴动力在内燃机技术创新方面走在行业前列。
更令业界瞩目的,是潍柴借助资本力量,实现了发展模式的创新,从单纯依靠物质投入的外延式增长,转变为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整合产业优势资源的内涵式增长。继2004年3月,潍柴动力H股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发动机企业后,2005年8月,潍柴动力成功收购“湘火炬”;2006年3月,经省国资委批准,潍柴与中国重汽分家;2006年8月,潍柴战略重组已经被ST的上市公司山东巨力。随后,潍柴动力又通过“吸收合并重组”,完成了由香港H股向内地A股市场的回归。由此,潍柴成为拥有三支股票、两家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从香港上市,到收购重组湘火炬,通过在资本市场的连续运作,潍柴得以全方位整合其产业链条。2006年4月,潍柴动力、福田汽车、德国博世、奥地利AVL在北京缔结“三国四方联盟”;同年5月,“潍柴动力产品研发共同体”宣告成立,来自行业内的32家有实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加盟共同体。这个“合纵”体系的建立,形成了以潍柴动力为主体,各零部件供应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强大的柴油机零部件制造体系。潍柴迅速跳出单一发动机生产业务,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开放式的资本市场,使企业拥有了世界上惟一的以发动机、车桥、变速箱为动力总成的产业链,加上整车以及遍布各相关产业的销售、维修、咨询服务网络,潍柴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是名副其实的产业龙头。
创新发展,不但使潍柴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发动机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近几年,随着沃尔沃、卡特彼勒、奔驰等世界500强进一步加快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国内外市场成为一体。潍柴一方面要在国内市场与国外企业短兵相接,另一方面也主动走出去,抢占国外市场。去年,潍柴出口创汇9213万美元,同比增长39%,创历史新高。近几年,潍柴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产品相继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TS16949国际汽车体系认证、TUV排放认证、CE认证等国内国际权威机构的标准认证,拥有了进军国际市场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