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5日举办的中国工程院全院学术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做了题目为《走向创新——-关于中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研究报告。
这项调查报告显示,全球近40%的雇主难以在市场上找到合适人才填补空缺,最缺的前三名是业务代表、工程师、技术人员。在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南非、巴西、波兰等许多国家,都出现工程师短缺现象,工程师素质正处于换代升级之际。
潘云鹤认为,尽管我国工程教育培养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但是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和现实需求存在巨大差距。为此潘云鹤呼吁,倡导尊重工程的文化、改革高等工程教育,加速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规模宏大 工程科技人员机遇难得
潘云鹤说:“从当前的发展情况看,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高潮在未来15~20年内不会有明显减缓的趋势。”他分析认为,中国宏大的工程规模为中国工程科技人员的成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古今中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没有需求和工程实践提供的工作岗位,是不可能产生有作为的工程科技人才的,这也是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
据介绍,我国制造业规模目前居世界第三,位于美国和日本之后;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大量工业产品的产量不仅世界第一,且占世界份额的50%以上(如电风扇、VCD、收录机、水泥、拖拉机、摩托车等共计60多种);目前,世界上约30%的日用工业品为中国制造。
除产品制造之外,在过去的20年中,我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方兴未艾,被国际建筑界称之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2006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达10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高达45.76亿平方米。此外,我国的人力资源规模也十分巨大。2005年,我国拥有科技人力资源总量3500万人,其中工程科技人力资源约占三分之一。
创新能力不强 难以满足市场需要
他认为,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中迫切需要五类工程人才:第一类,理论+技术实践,解决工程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第二类,理论+发展新技术,发表科研成果的工程科学人才;第三类,理论+技术实践+新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技术交叉创新人才;第四类,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新产品开发人才;第五类,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能力,工程管理与经营人才。
潘云鹤说:“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的愿望和能力双重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调研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有80%的企业对设备进行更新,其中77%的设备达到国际国内的先进水平,但43%的企业没有新产品推出;51%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自有品牌产品的收入所占比重不足50%,其中34%的企业产品无品牌。
同时,我国企业面临的技术环境十分堪忧。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近年支付给国外的知识产权使用费不断提高。世界经济论坛的2006年全球竞争力排名显示,在125个参加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从2005年的49位降到54位,落后于印度的第43位,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对新技术的贡献较低。近来在欧美所发生的中国出口食品与玩具质量安全事件也说明,贴牌生产企业其实是国际产业界的三等公民。
另据国际有关的研究显示,只有科研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5%以上的企业才有较强的竞争力。2005年,全国28567个大中型企业的科研经费支出达到1250亿元,大大高于2000年的354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从0.7%增加到3.3%,但总体上仍处于勉强维持的水平。
1998~200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总数从23577个增长到28567个,但是有科技机构的企业总数却从7220个下降到6775个,比重由30.6%下降到23.7%;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总数从11529个下降到11060个,比重由50%下降到38.7%。
潘云鹤说:“科研经费支出表现不足,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研发投入尤为缺乏。”他分析,我国研发经费总支出在过去五年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896亿元(占GDP的0.9%),大幅增加到2006年的3003亿元(占GDP的1.42%),但仍大大低于美国的3125亿美元(占GDP的2.16%)和日本的1459亿美元(占GDP的3.13%)。
教育规模远胜水平缺乏社会因素的创新动力
潘云鹤院士进一步分析认为,我国工程教育的规模远胜于水平。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全国开设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