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世界机床生产357亿美元,比上年369亿美元下降3.2%。其中欧盟(CECIMO)179.7亿美元,比上年173.4亿美元增3.6%。它的产值占全世界357亿美元的50.4%。当今欧洲机床生产实力最强。亚洲机床生产135.7亿美元,比上年147.8亿美元减少8.9%,它占世界的38%,居世界第二。美洲机床产值39.8亿美元,比上年46亿美元减少15.6%,居世界第三。2002年世界前十位机床生产国家(地区)依次为:日、德、意、美、中、瑞士、台湾、韩、法、西班牙。德国、日本美国是当今世界欧、亚、美三洲的机床生产主力,由于机床对发展国民经济和制造业具有战略性重要地位,互相间竞争异常激烈。2002年世界前5名机床消费大国依次为:德(55.8亿美元)、美(53.7亿美元)、中(47.4亿美元)、意(37.3亿美元)、日(30.4亿美元)。美国长期以来,机床消费居世界第一,2002年因经济衰退及2001年的9.11事件,机床需求锐减,退居第二位。充分表明了经济形势与机床生产、需求的紧密关系。2002年世界前5名机床出口大国为日、德、意、瑞士、美,前5名机床进口大国为美、中、德、法、意。中国的机床进口额24.06亿美元。
3、目前世界机床市场需求
美、德、日等国的机床协会和各个企业都在不断深入细致调查国内外用户需求,一是在国外均设有办事处,及时分析需求动态;二是各合资、独资企业外籍工作人员不断收集用户需求情报;三是设有专门机构,对各国报纸消息进行整理分析,分发给各国内有关企业参考。这些调查分析资料,均属保密。为争夺市场的战略讯息,也是竞争能力的体现。
日本机床行业协会对全球机床市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是:
1).世界经济状况的回复,可能要在2004年以后,或在2003年年底左右;
2).对机床订货需求比较旺盛的行业,大致有:汽车工业有关生产厂,因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汽车零配件生产厂以便与汽车发展的配套。重型电机制造业、造船业、飞机制造业、模具工业与能源发展有关的生产厂、与石油、橡胶有关的生产厂,等等;
3).对机床订货减少的一些行业,大致有:IT(信息技术)有关生产厂,由于前段时期IT发生泡沫现象,因而IT在全世界目前有所降温。一般机械工业、家电工业、普通电机制造行业、移动电话及半导体生产厂等。
针对世界经济发展处于低迷状态,对机床设备需求减少,日本机床工业作了详细预测和必要准备,预测2003年日本的机床生产、进出口和消费额将全面下降。美国也将比2002年减少。欧洲情况比较平稳,可能持平或稍增。日本预测2003年机床产值将减少0.5%、出口将减少8%、进口将减少21%、外需将减少17%。日本机床企业面对世界经济不景气、生产消费下降的现实,认为应采取的对策是:
4).大力加强人才、科研和各种新产品开发,尽一切努力向各个方面开拓市场,以抵消各种负面影响;
5).强化机床企业的经营体制,如在海外建立各种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增设营业销售据点。
6).进一步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分析变化,采取必要应变对策;
7).对现有生产进行整顿,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8).开拓新的事业,占领新的未开垦的市场;
9).加强企业间、行业间的协作,以增强竞争实力;
10).并采取各种必要措施,精简机构,缩小事业范围,撤消多余据点,高速各方面人员,减少开支,降低生产成本。
4、世界机床技术近期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机床生产强国(地区)所生产的机床,各有特色。例如:美国重点发展高精尖机床技术,生产飞机、宇航、汽车工业所需高精、高效、高自动化、高性能机床,并针对一般机械工业、中小企业需求,开发廉价实用的NC车床,加工中心等;德国针对机器制造业提高品质、效率,突出发展高精、高效、高性能的机床,尤以重型机床、大型精密机床著称,对提高工艺水平、减少毛坯余量、发展磨削工艺、创新刀具和各种刃具磨床不遗余力;日本重点发展量大而广的中高档NC机床,特别是NC车床、加工中心、电加工机床,大量出口。瑞士地小人少,仅720万人口,发挥本国特长,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电子技术结合,突出发展中小型精密机床,占领世界市场。台湾重点发展一般机器制造业所需廉价实用,量大面广的低中档NC机床,占领广大市场,特色鲜明,2002年机床产值15.8亿美元,出口额13.4亿美元,占85%。 在21世纪百年长河中,世界机床技术的长远发展趋势为: 1).进一步提高机床精度、效率、自动化、多样性、成套性、综合性,从而提高机器制造业、工业的生产率、劳动生产率; 2).结合信息技术(IT)发展,加速小型机床、机床本身信息化、机床与车间、工厂、外界联网的网络化发展; 3).针对世界科技发展,产品进一步精密化、小型化、轻量化,要求各种机床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向微细加工、高精度化、纳米化发展; 4).由于人们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要求机床发展各种节能、省地、干切削、半干切削 环保型机床; 5).随着机、电、液、气、光各种元部件、微电子计算机技术,各种传感器、自诊断、遥控系统、适应控制等环节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