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北京奥运与刀具
2008-09-23 13:28:36
在8月18日,中国田径运动名将刘翔在万众瞩目之下,从国家体育场“鸟巢”的田径赛道上离开,撕下了贴在腿上的赛道号码,退出了比赛。
那一刻,我正坐在电视机前——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守在电视机前,还有几万观众进入“鸟巢”中,他们是与我一样希望看到刘翔的飞翔。可是我们看到了令人惊愕、令人伤心的一幕——刘翔退赛了。
事后,较多地参与刘翔赛事报道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冬日娜在描述刘翔退赛的原因时这么写道:
“孙海平还透露,刘翔在平时训练中光脚穿跑鞋,右脚磨起来非常大的泡,这在他的训练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他起泡之后,就在训练后用针挑破了,这就成了很小的伤,没有太在意。没想到破的地方,因为他一天都不能停止训练就把水泡磨成了硬茧,这个茧就不断的往肌肉里面长,一直磨他的骨头了,实际上这不是一个骨头的伤,而是慢慢的肌腱包括骨膜长期的损伤刺激他的脚。一旦是强度大了,就会刺激他的脚。现在让孙海平教练更加头大的是,一旦他的脚伤反应,他的腿就有反应。”后来在看到关于刘翔脚伤的诊断,说是叫“跟腱止点末端损伤”。据专家介绍,刘翔所患“跟腱止点末端损伤”是跟腱炎的一种,属于软组织炎症。
我不是学医的,对此不是很明白。但我想到的竟然有是与刀具有关的一个细节“刃口”。因为据了解跟腱是位于踝关节后方的一条大的肌腱,它连接小腿后方的肌肉群到跟骨,是人类行走、奔跑、攀登等运动不可缺少的工具。有炎症跟腱会变脆,硬要跑就会很疼,还可能会发生断裂,到时麻烦就更大了。
而对于刀具来说,应该说刃口是进行任何切削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切削时切削所产生的力和热都会集中在与刃口相邻的一个小的甚至很小的区域内,有的会产生粘屑、微裂纹、热量积聚等等问题,在继续使用时会发生热变形、崩刃,这样不但刀具废了,还有可能给刀具的使用者带来其它的麻烦。
刃口的处理经常是在一定程度上的微观的,不注意的可能根本想不到其中的问题可能对整个刀具的使用带来的影响。就像刘翔光脚穿跑鞋练习,出了水泡,被挑破后形成的小伤很难引起注意一样。
在前不久我们举办的“中国刀具设计制造培训课程”2008研讨班上,我与好几位老师都谈到了组成刀具刃口结构的三个要素——基体材料、涂层和几何参数。而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陈明教授则在讲述用有限元方法优化刀具的时候,在这三个要素的基础上,把刃口强(钝)化作为一个单独的要素另行列出。我觉得这个提法是很有新意的。因为这些年来,我看到国外的刀具厂商的许多新技术如钴加强、涂层前后的处理等等,虽然也可以分别归入基体、涂层这些传统的要素,但确实是针对刃口这一个小的区域进行的。把刃口单独列出,对于我们的刀具工作者和刀具使用者提高对刃口的重视也许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现代管理有一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刘翔脚后跟那用针挑破水泡形成的小小的伤口应该说是一个细节,细小到连刘翔本人和他的教练孙海平都没有在意,可是现在,就是这个小小的水泡种下了祸根,导致刘翔不能参加在自己家门口的卫冕战。这是刘翔的遗憾,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遗憾。
就刀具而言,我感觉我们国内的许多刀具制造商都没有充分认识刀具刃口的重要性。作为学刀具的技术人员,一些人可能在理论上也知道刃口是重要的,但可能没有认识到、没有意识到它是如此的重要。它需要我们仔细分析它在切削时的应力分布、应变分布、热分布,它与工件、切屑之间在每个瞬时的物理的、化学的以及交互的作用,从而优化刃口(包括刃口细微结构的材料、涂层和几何参数),让我们的刀具在细节上尽力不输给任何人,为我们的用户创造价值。
我们的刀具用户也有必要尽自己所能去了解刀具的细节。要清楚地认识到,刀具和刀具是不同的,就像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我们绝大多数人不会达到刘翔的速度,也不会达到姚明的高度。我们只有了解了刀具,我们才能选好刀具、用好刀具。
我认为细节决定着你选用的刀具的好坏,仅仅依靠价格做判断是非常片面的。例如,现在高翔先生在宁波华刃、周安善先生在海南高超各自进行着多刃钻(脱胎于群钻)的产业化,同样是高速钢钻头,我相信他们的钻头与普通的高速钢钻头比较一定有很多不同。因此,如果多刃钻的价格与普通标准高速钢麻花钻的价格有差别,我认为也完全正常。在多刃钻适用的范围内,打败普通标准高速钢麻花钻不会属于神话——即使对比的是国际、国内名牌。但是,如果把这个结论简单地推而广之,恐怕也会有问题。姚明在五棵松篮球馆要盖菲尔普斯的火锅大概是轻而易举,但要是跳进水立方的泳池与菲尔普斯比试,只恐怕要找不到北。
在这届奥运会上我认为的有一位中国奥运英雄是女子乒乓球选手王楠。这倒不是因为她拿了多少奖牌——尽管王楠在这次北京奥运拿了1金1银两块奖牌,还以4块奥运金牌的成绩追平了邓亚萍保持的记录,而是她面对天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