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制造业的低利润一直饱受诟病。经常有报道说,工厂主辛辛苦苦一整年,下来一算只赚了小几个点的辛苦钱;至于制造业的工人,每天在流水线上工作10——12小时,吃个饭拉个屎都要限定时长,一个月下来也就撑死五六千——劳动所得与付出明显不匹配。
那么,制造业的利润去哪儿了?很多人都说是被税收走了。
曹德旺前几年去美国办厂时,公开算了一笔经济账,他详细对比了中美投资的成本和收益,结果发现美国制造更为划算,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务比美国高35%;著名税收专家李炜光也测算,中国的企业实际税负负担率接近40%,指税费负担过重,已经威胁企业的生存发展。此类信息每次一公布,就引发舆论热议,认为中国税负过重,是制造业和从业人员长期陷入微利和低薪的怪圈。
那么,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真的重吗?其实重不重本来就是一个相对概念,所以这一点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可以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但从绝对值来看,各类税费确实不算轻。
但问题是,税负真的是导致中国制造业微利的罪魁祸首吗?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不假思索的认为当然如此。毕竟这么多税费摆在这儿,如果少收点,这省下的钱不就成了工厂的利润?工人不也就可以多加点工资?
咋一看,这个逻辑没问题。但如果仔细琢磨琢磨,就发现,这其实只是一种错误的感性认知罢了;一旦理性化分析,完全站不住脚。 这个怎么解释? 我们且不说税负是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行政服务乃至社会维稳等维持企业有序运转的基础条件。单从企业运营来说,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利润,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很多人会直接给出两个字:成本。毕竟企业要赚钱才能生存,没有企业会长期做赔本的买卖。这么高的综合税负,大幅抬升了产品的成本,自然会影响企业的利润。
如果是这个逻辑的话,那税负确实是让制造业没利润,让工人无法涨薪的重要原因——甚至可以说是主要原因。 但问题是,这个逻辑本身就是错的。 稍微懂点经济学的都知道,商品的价格,不取决于成本,而取决于供求关系。所以制造业的利润,不光取决于生产成本,更取决于你产品卖出去的价格。 这下问题就来了——所谓的减少税费降低成本,这个是建立在商品出售价格不变基础上的。比如你一件商品生产成本(含税)是五块钱,卖六块钱,利润就是一块。
现在税费降了五毛,生产成本变成了4块5,还是卖6块,那利润就成了一块五——一下利润就增长了50%。 但问题是,税费降了,商品出售价格能保持不变吗? 这个就取决于供求关系了。如果供小于求,那大概率是可以的——你爱买买不买滚,别说不降价,不涨价就是老子对你最大的恩赐! 如果供求关系大致平衡,那也有可能能做到,行业里一群大佬坐到一起定个指导价,大家一起遵照执行共同发财。
但如果供大于求。那这个售价就不可能保持不变了——供大于求意味着产能过剩,大批厂子的生产线不饱和,企业在生死边缘徘徊。这种情况下,你保持售价不变,自然会有吃不饱、快倒闭的厂子通过降价来抢市场份额。至于什么行业价格同盟,在供大于求的环境下也是扯蛋——人家一大堆小厂子都没销路快开不下去了,这时候好不容易有了降价空间可以拿来抢市场,岂会搭理你几个大佬定的什么狗屁指导价? 所以接下来大家肯定又是一通价格战,直到把利润打到市场竞争意义上的合理区间——大致也就是前面例子中的一块钱左右,这时候再往下降,企业就要没利润,行业就要没法正常运转了,才能大致消停。而既然利润率已经逼近行业承受极限,那自然企业就还是赚不到钱,工人工资依然涨不起来。 那么,现在的中国制造的大环境是哪一种?很抱歉,就是第三种——供大于求。
自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就处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环境中,前几年国家为此还花了大力气治理,总算有点效果,但也只是有所好转而已,产能过剩总体上依然存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中国制造整体处于中低端。中低端的意思,就是技术含量低,准入门槛低——这两低,就注定了这些产业是高度内卷,利润有限的。就算政府降税费,也不会让这个行业的利润水平有任何提升。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就算如此,但只要政府降低税负,把商品价格下降空间打开,那即便工厂那边因为价格战不会受益,但至少我们老百姓买东西便宜了啊! 表面上看确实是这样。但问题是,就算政府不降税负,老百姓也同样也能受益——这部分税负虽然没有直接给买这些商品的消费者,但却可以通过政府之手进行统筹,用于民生,用于扶贫,用于财政转移支付——只要政府腐败能够有效控制,最后基本都还是花到了老百姓头上。而且这种统筹的花,更有针对性,更能把钱花到有需要的人头上。
何况,政府也不是只管民生。政府肯定不希望中国企业永远低利润,不希望劳动者永远低工资对吧?那怎么解决?那就得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去搞那些可以赚取溢价的中高端产业。但中高端又不是凭空就能出来的,要想搞出来,先就得往里面投资砸钱。 那这钱从哪儿来?光靠资本风投肯定有局限性,所以很大一部分就得政府投钱。可政府又不能生金屙银,那不还是得从税收中拿?要是政府税收不够,就没足够的钱去砸,那高端产业怎么出的来? 这就是政府不能轻易调低制造业税负的内因。而除了内因,还有外因。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工厂,包揽了全球工业品制造的半壁江山(疫情期间恐怕是大半壁江山)。而我们刚才又说了,中国制造整体处于中低端——技术含量低、准入门槛低,可替代性也比较强——换句话说其他国家也可以做。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国制造还能占据半壁江山? 无非就是靠比较优势。这个比较优势可以有很多种——基础设施、行政效率、劳动者工作效率等等,而这些种种因素打包在一起,将其用成本来量化,就是同样的商品,在中国生产,比在其他国家生产的综合成本要低。 这又回到了成本问题。
成本是中国制造的最大优势。但这里又有个问题,没有谁愿意自己生产的东西成本过低。所以低成本优势,本来是一个无奈之选。如果成本高一点,又不影响自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那你觉得国家愿不愿意? 废话,那当然愿意! 所以,作为世界工厂,中国一方面要维持自家产品在成本上的国际比较优势,但另一方面,又不希望自家的成本过低。 这么说有点绕,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比如同样一件商品,如果搁在其他国家,综合成本最低是55元,那我们中国制造只需要把综合成本做到50元,基本上就能稳稳的占住国际市场了。
那么,你说要咱们把成本做到45元可以不可以?没准也可以!但问题是,我为什么要把成本做到45元?大众消费品的需求量都是大致恒定的,就算我把成本做到45元,国际市场的规模也不会因此增多少,但我却因此每件少赚五块钱!那我不就成了拿自家的劳动成果去补贴洋鬼子? 这不是犯贱么? 所以中国政府当然不愿意当这个棒槌。
只不过,虽然中国政府不愿意,但中国企业愿意——因为中国政府是从国家角度看问题,企业是站在自身角度来看。在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企业不光面对外国同行的竞争,更面对国内同行的激烈竞争。所以,虽然50块成本压倒外国同行足够;但面对国内同行就未必有竞争力了。所以如果成本能做到45块,那没有哪家中国企业在外销时敢以50块成本为基础来定价,必然又是一通价格战,把价格降到逼近45块成本的极限才罢休。 这对企业来说是市场竞争必然的选择,但从国家角度来说,那自然就亏了。
那国家该怎么办?总不能强行定个最低出厂价格吧——那不就成计划经济了? 所以就把税负定高点呗。通过税负调节,把这行的综合成本拉高到50块——这样既能维持国际比较优势,维持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又能让中国商品出厂的价格多出五块——虽然这多出来的五块钱企业自己拿不到,但政府可以拿到啊!政府多拿了这五块钱,一块给财政供养人员发工资,一块扶贫,一块搞民生,一块搞基建,还剩一块钱拿去给高科技企业发补贴! 简直完美! 当然,中国也不是不降税。
比如2019年,中国就将制造业等行业原有16%增值税税率降为13%。 但这个下调,除了考虑国内的社会综合承受力,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维持与外国的比较优势——随着东南亚这些国家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制造的国际比较优势相对下降,但考虑到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各种因素,还不能淘汰这些产业,所以就通过降税,来降低它们的综合成本,维持它们的国际竞争力。 但这跟提升工厂利润并没有什么关系。中国很多低端制造业一般也就两三个点的纯利润,如果按照砖家们降税增利的逻辑,增值税下调3个点,那它们的纯利润就增长了100%! 但现实中,这两年工厂利润真有100%增长? 当然没有!别说100%了,10%、甚至1%都是做梦!低技术门槛、低准入门槛导致的产能过剩决定了,降的三个点增值税,很快就被价格战杀没了——这3个点降幅可以稳定社会商品价格,可以保障民生,可以巩固中国制造的出口竞争力,但惟独不会增加中国工厂的利润,不会增加流水线工人的工资! 这就是降税救不了制造业利润的逻辑所在。
说白了,在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只要你是中低端行业,只要你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你就注定只配赚个辛苦钱!真要想追求利润,必须依靠中高端,依靠高科技——也就是政府从中低端收税后拼命补贴给的那部分企业。只有它们,才能凭科技门槛建立护城河,才有形成高溢价。也只有这些中高端企业起来,才能提供更多的高薪岗位;才能创造出大量新增财富,层层流动带动全社会收入水平提升;才能培养出真正强大的企业!
这个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血拼产业升级、血拼科技创新。
因为,它们才是中国的希望所在,才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