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号,上海新增感染者降到了百例以下,当天的上海市疫情发布会上提到:从6月1日起,上海要开始进入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的阶段。
另外上海市商务委介绍,6月1日之后购物中心、商场将全面恢复线下营业。随后“上海发布”推送了公告,6月1日起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公共交通运营和机动车通行。
这些密集的利好消息传来,让我们经过三个月的漫长抗疫后终于看到了曙光。
这次疫情防控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冲击,很多中小企业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过好在重点产业得到了很好的政策支持,第一批加入"白名单"实现复工复产的企业主要来自汽车供应链,汽车产业的发展形势也正在逐步好转。
为什么上海的汽车产业成为了重点关注对象呢?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是中国汽车产业重镇,2021年的汽车产量就占到了全国的10%。而且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从燃油车向电动车的变革,产业链正在进行全面重构,中国企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好在汽车产能已经在奋力爬坡,尽快恢复了。根据上海经信委消息,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上汽大众和特斯拉四家整车企业已全面复工,每天下线整车约2000辆,带动上下游1100多家产业链企业。出口也在恢复,特斯拉复工以来出口了近五千辆,上汽出口了1.5万辆。
特斯拉是电动车的标杆企业,在4月19号得到复工批准,现在又在逐渐增加人手,周产量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封锁前的近70%。
根据业内人士的普遍看法,6月份上海的车企产能就能恢复到疫情管控前的水平了。这是一个好消息,我相信中国的电动车产业能够在全球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
不过有一些潜在问题还是值得关注的,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延迟反馈。也就是说生产中断和供货延迟导致的潜在后果不会立刻显现,影响会在后面的时间逐渐放大。
一个信号已经显现,那就是以越南、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开始跟中国企业抢单。苹果公司目前在越南有31家合作工厂,近16万工人,CEO蒂姆·库克已经在考虑增加越南供应商数量。
这似乎在支持市面上普遍流传的一派观点:"即使是疫情后经济复苏,全球化时代已经走到尾声,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全球供应链正在转变为以地区安全为主的区域供应链。"
这个观点对不对呢?我认为,全球供应链已经是一个紧密协作的复杂系统,要重建一个新体系很难。企业要想快速在疫情后恢复正常,完全脱离全球化来搞是让人存疑的,但是也不能对供应商订单流失到越南等国家视而不见。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在5月19号的一次讲座上,提到中国的企业家应该勇敢面对今天的局面,最重要的就是千万不要狭隘,一定要走出去。
他讲到自己拜访的一家宁波企业申洲国际,做针织制造的。公司没有销售部门,全球的大服装品牌派人驻扎在厂里盯货,不盯着就抢不到生产线。
申洲国际的董事长马建荣很早就在越南布局,一开始处处不顺,团队也换了好几波,最后终于熬了过来,现在在越南的产能已经超过宁波产区的产能。受到疫情影响,宁波产区无法按期完成订单的时候,全靠越南的工厂完成了供应。
所以马建荣说等隔离完还要出去,下一站就是老挝。看来,申洲国际是真正享受到了全球化的甜头,这背后离不开敢打敢拼的中国企业家。不怕失败、不断试错也很重要,因为企业出海就意味着接触陌生的市场、文化甚至政治风险,经验要在实践中打磨和总结出来。
所以这两年周其仁教授一再呼吁:不要让疫情把我们的视野和活动范围都挡在了狭小的空间里!企业家有责任把我们的工业制造的能力、管理能力带到新的地方去,让别的国家享受中国制造的产品,这是这一代中国企业家的使命。
周老师就介绍过,在佛山的企业家那里有一句话:拿着世界地图做事情,不要自我设限。企业创办在佛山,不意味着产品只能卖在佛山,不意味着产品只能卖在中国。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次伟大觉醒,让我们深度融入全球化,用自己的独特优势影响着世界经济,这就是我们积累的制造能力。现在是疫情复苏的关键时期,越是这种时候越要走出去。中国制造不应该是在中国制造,而应该是中国人在全世界制造,这对全世界的科技创新都是有重大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