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眼下正处于一个风险极大的时期。”
上个月,两次访问中国的桥水创始人达利欧发出了这样一个极端警告。
他提到了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还使用了它们“已经非常接近对方的红线”这样的描述来渲染。
有意思的是,1天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就在布鲁金斯学会上发表了展示美国重大战略变化的讲话。
他的讲话被相当多媒体解读为“主导了世界经济40年的全球化将不复存在“。
我们正无限逼近一个质变的时刻,到底该怎么应对这个多变的时代。
钱在全球流动的动向,从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维度,最近有三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动向:
一是巴菲特大举减持比亚迪和台积电,转而加仓日本,做多日本五大财团。
巴菲特这个考虑,既包含了地缘风险、战争风险,也包含了对日本战略地位的再定位。
二是沙特这些海湾地区的主权基金出现了从西方向东方倾斜的趋势,特别是加仓中国。
沙特这个中东大金主有自己的政治报复,有自己长期的盘算,石油美元的版图注定是要发生更大的变动,全球能源体系、金融体系,都将因此变得更为复杂。
三是香港被新加坡夺走的不再是存款,还有转口贸易的份额。
中国大陆对香港和新加坡的出口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局面,我和进出口行业的人交流之后,大家都提到了转口贸易正在转向新加坡。产业链去中国化,美国开始逐步将香港独立关税区和中国等同看待——香港IP同样被GPT禁止使用,就是一个标志,香港作为转口贸易通道的价值也受到了影响。
而新加坡,尤其其邻国港口基础设施较差,出口货物基本都是靠当地驳船到新加坡,再上大船去出口,所以新加坡港口的贴牌服务多,要出具各地出口商的正规文件也不难,能够很好地规避美国的审查。这是诸多实体企业在对全球局势的变动做出应对,新加坡当然也享受了更多大国博弈的红利,部分取代了香港曾经的超级联系人功能。
香港,压力很大。
2.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大资本既看到了风险大增,也都在重新押注各国国运和世界大势,努力分享格局变迁的红利。
一方面,左右逢源的机会在变少。
特别是在涉及核心利益和核心行业,全球早晚都得选边站,尤其是两国的顶级资本。
比如巴菲特退出了比亚迪,不是因为比亚迪不够强,而是新能源同样也被美国纳入了国家安全的范畴,决定了美国未来的战略利益。
耶伦前段时间已经挑明,美中关系当中,国家安全属于优先推进项,即便会在经济方面产生影响。美国对国家安全利益的定义从来是非常广泛的,除了眼下的,连未来有可能对美国主导地位构成威胁的,也都算在其中。
我们这边同样也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发展是有安全底线的。
另一边,大国博弈的通道红利、前线红利、备份红利效应正在逐渐放大。
极少数国家能享受到通道红利,新加坡已经在享受,沙特也想要这样的地位。
前线红利也同样是极少数国家,波兰在俄乌战争中享受了,或许在大资本眼中,日本在亚太也有这样的地位。
在产业转移和备份方面能享受到红利的国家相对就比较多,东南亚、墨西哥、日本,从低端到中高端。
总而言之,各国都会打小算盘,而大资本的押注到底是什么思路,就非常需要我们去好好琢磨。
和我们最相关,也最值得玩味的就是巴菲特、沙特这两大顶级资金的动向。
3.
巴菲特在大举做多日本
近一段时期,巴菲特一直在减持台积电、比亚迪,然后加仓日本五大财团,这个押注可能会持续10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93岁的巴菲特在今年4月中旬特地去了趟日本考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谈了他最近的投资动向。虽然大家都觉得他的理由不会这么简单。
1 为什么减持台积电。
他说是考虑了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的因素,台积电很好,但他认为有“更好的地方”来部署资本。
他大举减持比亚迪相信也包含着类似的考虑。
目前,伯克希尔哈撒韦拥有的台积电股份已经减持了大约 86%,也在这两年时间里连续减持已超过10次,5月2日港交所披露的文件现实,目前伯克希尔持股比例仅剩 9.87%。
2 为什么扫货日本。
日本已经成为了巴菲特在美国之外最大的一笔投资,在大家印象里,日本的投资收益一向不够性感,更别提听起来很有年代感的商社。
巴菲特的理由,一是够便宜,利息够低,巴菲特的投资手段就是直接通过发行日元债券,借日元买日股,这几乎是全世界最为便宜的融资资金,而且还能避免外汇风险,那些被看中的日本公司也够便宜,在巴菲特眼里已经是被低估到荒谬的价格了。
二是赚钱很稳,五大商社是综合性企业,其业务包括了能源、大宗商品,他们能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他测算在日本这笔投资,只需要0.25%甚至更少的成本,就能收获14%的收益,而且这个成本不会增长,收益却还会因为股息而增长。
这是巴菲特在2020年9月宣布买入以来,这五大商社的股价表现。
巴菲特还在考虑进一步投资日本股票。
巴菲特不止是市场的参与者,他的资金量庞大,注定他必然也是市场的一大缔造者。
放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再来看巴菲特这笔投资,就很有意思了?
首先,五大商社有能源大宗有军工产业,能收割“动荡红利”,看看22年有多少能源公司的利润都在创纪录。一旦有冲突爆发,五大商社会被重新定价,赋予更高的估值。至少巴菲特是很看好五大商社作为进口贸易商未来的发展潜力。
其次,日本的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军工生产体系)是比较完备的,市场如果够大的话,随时可以扩产。对于美国来说,一些中高端的产业选择在国内重新启动,性价比不高,但把日本的实体产业当做一个备份和布局,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第三,就是前线红利。波兰在俄乌中扭转了自己的国际形象,作为支援物资和军备的主要过境国,获益颇大。在关于东亚局势的描述中,美国也是这么看待日本的。从日本的内心来看,他希望的不是两个大国都很强,而是在相互制约中,日本可以崛起,所以,日本“国家正常化”的可能性也会随冲突概率的增大而变大。
4.
中东则在加仓中国。
这两年很多干出口的都发现中东大金主们的钱还挺好赚。
比如今年前三个月,中国对沙特出口总额以美元计增长了39.9%。
4月份经济学人有过一期报道,他们发现这些在俄乌战争中大赚了一笔的海湾国家,其外汇储备账户上没有体现出这笔巨额财富的增长,那么钱到哪里去了呢?
调查结果是,返回西方的资金在变少,相反,越来越多的资金被用于收购外国资产,投资印度、东南亚,以及中国,谋求获取国际影响力,并且将收益用来推进国内的建设。
在中国,当欧美资金因为各种顾虑而撤退时,海湾金主们看到的则是西方投资者让出的巨大空间。
经济学人因此也认为,这会导致全球金融体系变得更加复杂。
你想啊,这些海湾地区的大金主,出手向来阔绰,但过去,他们会把出售石油获取的大量美元返回投资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或者从美国购买武器装备,完成石油美元的闭环。
而石油美元体系的裂缝近年来却在不断变大,特别是美国从石油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碳中和的趋势不可逆、中东对美国的战略重要性下降、本轮美元回流周期带来的消费国与资源国的对战等等因素,都在加剧这种撕裂。
海湾国家为了解决这种焦虑感,转而将目光投向中国。
最近,沙特和中国频频传来大项目合作的消息,
3月26日,沙特阿美签署837亿元中国合资炼油厂协议,计划在辽宁建厂
3月27日,沙特以246亿战略入股荣盛石化,溢价88%
五一期间,宝钢还宣布和沙特阿美、沙特的国家主权基金PIF在沙特共建全球首家绿色低碳全流程厚板工厂
除此之外,海湾地区的国家主权基金也在积极加仓中国。
除了说从西方投资者手里争夺更大的投资空间,挣中国市场的钱,像沙特这样的国家,有绝对的金融实力,资源实力,也还有更大的报复。
一边,沙特想主导新的石油世界版图,还想做中东的领导者。4月份在沙特的领导下,OPEC联合起来集体减产,就很有些和美国分庭抗礼的意思。不过,5月刚开始,油价已经完全抹去了减产之后的涨幅,这显示单靠沙特还不够。
另一边,沙特也很想摆脱对石油、对美国的依赖,沙特和中国合作的项目,包括中国出口大基建给沙特,超大手笔投资新能源项目,采购全套军事装备和军工生产线……显然,沙特需要为美元信用下降早做布局。
这也是为什么沙特想要进入中国市场,因为中国市场仍旧拥有确定性的收益。
沙特当然还有一个野心,就是希望能充当东西方的通道,吃到大国博弈的红利。
过去一个月,先是ChatGPT带来的技术震撼,接着是美国接连银行暴雷,然后是耶伦、沙利文接连发表美国政策方向调整的讲话,世界的变化正在加速。
我们要做的就是跟上变化,拥抱变革。不用的角度,你会看到不一样的未来。
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把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