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说一下日本这三个品牌,他们都在全球金属切削设备销量前十里面。(DMGMORI的模式和这三个品牌不一样,所以就不放在这里讲.)我先问各位读者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发明了车床?又是什么原因发明了数控铣床?谁能回答下?如果不能回答听听我的看法。车床的最早的发明是要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各类纺织机械和蒸汽机的发明,需要对各种盘类轴类零件加工。
车床自然应用而生。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揣测,我也没去翻资料,因为这些历史要去老欧洲的故纸堆里去翻阅,精力有限。我们以数控铣床为例,这些历史都是可考的。追溯历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单纯的山寨,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世界上第一台成功研制的数控机床是一台三坐标的数控铣床,于1952年由美国帕森斯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完成。
早在1948年,美国在研制加工直升机叶片轮廓检查用样板的加工机床任务时,就提出了研制数控机床的初始设想。
1949年,在美国空军部门的支持下,帕森斯公司正式接受委托,与麻省理工学院伺服机构实验室合作,开始从事数控机床的研制工作。经过三年时间的研究,于1952年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试验性样机。这是一台采用脉冲乘法器原理的直线插补三坐标连续控制铣床。 其控制装置由2000多个电子管组成,占了一个普通实验室那么大。这台数控铣床的诞生,标志着机械制造的数字控制时代的开始。)(引用自百度百科)也就是说,美国军方,美国空军为什么要解决飞机的螺旋桨问题?螺旋桨有什么问题了?那之前生产螺旋桨是怎么身缠的?为什么?因为冷战,和苏联军备竞争。最早的螺旋桨是靠仿形铣床,靠样板规去靠,来加工曲面的。
美国军方是认为螺旋桨加工的曲面,无论是三片叶子还是五片叶子,很难保证每片叶子的一致性。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是飞机噪音大,动力效果差,电机容易故障。而数控铣床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也伴随二战后CAD,CAM这类软件的出现)怎么解决的?三根轴的数控铣床,通过早期的步进电机,通过脉冲的量来转动电机角度,移动三根轴的位移。用微分的方法把一段曲面细分成细小直线段,每段只有0.01MM到0.03MM左右的坐标值,来逼近这个立体曲面。
所以东芝87年卖给苏联五轴加工中心,这不是呼应了我前文说因为冷战要解决螺旋桨的问题,你小鬼子东芝给苏联人递刀子,送螺旋桨加工设备数控铣床给苏联人,让美国人得声纳再也探寻不到苏联得潜艇了,你这不是背刺老美么?送你东芝的老板进去踩缝纫机都是轻的。机床,在中国叫机床,在中国台湾叫工具机,在日本叫工作机械,我个人觉得中国台湾的翻译最好,所谓工作母机,不就是给产品提供工具作用的机床么?数控铣床的发明不就是解决美国军方螺旋桨的问题么。
1952年美国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1958年,美国K&T公司发明了带有自动换刀装置 (ATC) 的数控机床。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数控加工中心。在日本牧野于1958年研发出日本第一台数控铣床,并于1966年研发成功日本第一台加工中心。
也就是说数控铣床的诞生最早就是为了解决曲面加工的问题?对不对,这也奠定了MAKINO的路径依赖,对曲面加工有着领先和独到的能力。所以牧野在模具行业大放异彩。牧野公司历史,1937年牧野常造成立了牧野商店。(大概是一个类是碌碌早期创业一样的,代理欧美机床品牌的代理商)1951年5月1日牧野铣床製作所成立。这个时间段和美国第一台铣床诞生的历史,包括牧野作为经销商,牧野常造在禄禄商店公司工作过,他应该是大面积深度接触了美国最先进的机床。
按照我们对牧野的这个分析方法,就很容易分析另外两家公司。
翻一下另外2家的历史。我在之前的其他几篇都讲过。
OKUMA,相较于其他两家,OKUMA成立于1898年,而牧野是1937年,MAZAK是1919年。OKUMA1904年开始制造车床,某种意义上先与其他两家在占领日本的机床市场,到今天OKUMA依然是日本本国销量第一的厂家,这就是先发优势。正因为有这种在日本国内强大市场得势力,是敢于和FANUC分道扬镳得实力,有做自研系统得实力。
而作为MAZAK,1928年制造了第一台车床,这时候的日本市场可能已经被日本OKUMA占了不少了。所以MAZAK寻求了海外市场,1961年进军东南亚,1962年MAZAK是日本第一家向美国出口车床的机床厂商。
跟着美国欧洲这种对少人化自动化天生基因的客户,自然在做自动化这块优于其他日本厂家,MAZAK在1976年就研发出可实现多品种少批量的合理化生产的加工系统 YMS-30 第 1 号机(柔性线FMS的原型机)从此MAZAK成为自1987年以来,全球金切机床市场销量第一的制造商,得美国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