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亚洲时报网站2022年9月21日刊登题为《日本在数字化领域出现机能障碍的根源》的文章,作者是日本一桥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和管理学教授小野浩。全文摘编如下:
曾经家喻户晓的技术强国日本已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落在了后面。
在富裕国家中,日本在数字化竞争力、电子政务和电子学习等方面的排名均低于平均水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迟误给人们带来十分强烈的感受,日本公共部门目前仍然依赖过时的记录保存方法,无法跟上病例的增加速度。
关于日本为什么未能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实现起飞,可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作出解释。
为日本总务省发布2021年白皮书而对日本企业所进行的一项调查突出表明,信息通信技术部门人员短缺是数字化转型进展滞后的一个关键因素。
这是一个供给侧问题。2018年,日本信息通信技术人员短缺人数总计约达22万。据经济产业省估计,到2030年,信息通信技术人员短缺状况会继续恶化,届时短缺人数将增至45万。
日本之所以没有足够的信息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原因之一是数字化转型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状态。不过,信息通信技术工作也可能没有什么吸引力。
2016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对日美两国的信息通信技术人员进行了一番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日本信息通信技术人员平均薪资大约只有美国同行的一半。
20多岁的日本信息通信技术人员的平均年薪为410万日元(约合3.13万美元),而美国员工的年薪为1020万日元(约合7.79万美元)。日本信息通信技术人员要在50多岁时才能拿到最高薪资,而美国的薪资会在雇员30多岁时达到顶峰。此外,日本国内的薪资差异要小得多。
就需求侧(即用户方面)而言,总务省白皮书称,员工群体抵触变革,这是数字化领域出现机能障碍的另一个驱动因素。而抵触数字化转型背后的原因则根源于日本的组织和工作文化。
据报道,日本很多公共行政机构办事处仍在使用软盘。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医疗中心也在使用传真机发送手写报告。
这是一个表明组织惰性的极端案例。在日本看来,现有技术有诸多好处——不论这是一种感觉还是真实状况,而转用新技术会带来诸多不便。
职场数字化转型可能很难实现,因为普遍的行为规范是正式交易须由人员亲自进行、要走书面形式且须盖章认可。这些常规做法更重视手续,而非功用。
在日本这样的高情境文化中,远程办公的使用率仍然很低,在线会议无法取代面对面会议营造出的真实性。
此外,日本国内抵触变革也根源于对风险的厌恶。上世纪90年代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后,日本企业持更为谨慎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有碍创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在投资数字化技术方面一直行动迟缓,很多公司担心数据和安全漏洞等潜在的负面影响。软盘和传真机或许过时了,但这些设备不使用在线网络,因此不会被黑客入侵。
日本还在像往常那样做事,这不仅导致效率低下,还会产生大量的交易成本。
抵触变革以及留恋过时的常规做法都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那会降低生产率。日本须明白,不推动数字化的机会成本已经过于高昂。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