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11很“反常”,和几个电商行业的朋友讨论了三个问题,感觉很有意义。
一是,很多人都不看好今年的双11,想当然感觉没有消费信心。但结果,却恰恰相反。今天早上,双11的首批实情已经公布。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唯品会,都迎来了令人诧异的猛增。天猫1个小时就有102个品牌破亿,记得去年还没有这么多。京东家电10分钟全品类猛增了40%,每秒钟用户峰值也高出了62%。唯品会1小时内,运动服饰、户外装备、母婴童装、美妆等多个领域迎来超100%的翻倍增长。
明明不看好,为何实际情况却还可以?答案很简单,很多人忽视了国内现在的内需消费潜力,这些消费能力虽然受到了阻碍,但同样不容小觑。另一个是,今年双11是有史以来最简化的一次,阿里也简化了规则、京东也只是在天猫基础上多了一个消费档,唯品会完全抛弃了复杂玩法和规则,直接拉着品牌搞裸价。各大平台都不再关心GMV能到多少,而是终于把消费者放在了重要位置,这是今年双11非常重要的变化。
二是,年轻人不再大手大脚,变得很精明,双11也要开始比价了。身边很多朋友都有相同的感触,往年双11看到一个东西都是直接下手,今年竟然要对比一番才会下手了。比如同一个商品,会同时在天猫京东唯品会上去比一比,再决定在哪里买。以前很多人根据平台体量去做决定,现在更多是从自身实际需求去选择。今年发现,身边很多人用唯品会和京东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其实也就是这个原因,比价的人多了。
三是,今年双11似乎成为了国货的主场,往年风光无限的进口大牌,今年都不及国货来得凶猛。昨晚第一个小时结束后,天猫京东唯品会都公布了消费数据。第一个小时内,天猫102个品牌实现破亿,但有超一半都是国货。唯品会上也迎来了各个领域的国潮热,鸿星尔克143%、回力45%、babycare130%、波司登300%......。京东上也很有意思,一秒破亿的阵营里,不仅只有苹果iPhone,还有华为、小米和荣耀,这些都是今年不太一样的现象。
每一次的双11,其实都是一次商业窥探和消费洞察。很多人可能只看到了一场电商平台的盛宴,却忽视了背后体现的还是国内内需消费的潜力,还有消费观念的变化,以及背后消费风向的转变。今年的双11,至少已经看到了三点,一是国内消费活力和信心依然不减,二是年轻人消费观念愈发理性务实,三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拥抱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