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欧洲:日薄西山
2024-10-19 09:51:13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美国和欧洲都属于发达国家,那么按照中国人的想象,美国和欧洲(西欧)的经济水平应该是差不多的。

一开始,的确如此。

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在1995年,欧盟GDP就超过了美国。

当时欧盟GDP8.3万亿美元(不含英国),美国GDP7.64万亿美元,欧盟是美国的1.086倍。

欧盟领先美国最多的时候是2008年,当时欧盟的GDP达到了16.24万亿美元,而美国GDP只有14.71万亿美元,欧盟GDP是美国的1.1倍。

那一年,欧盟人均GDP达到了3.69万美元,如果刨开拖后腿的“欧猪五国”的话,西欧国家的人均GDP妥妥超过了5万美元,小日子过得比美国要舒服多了。

就连西欧中的小弟意大利,人均收入也是超过美国的。

2008年,意大利的平均年毛工资为27000欧元。2008年的时候1欧元=1.6美元,折合大概4.3万美元。同年,美国的平均年工资为4.1万美元。

也就说,至少在2008年,意大利的收入水平是高于美国的。

那时候哪怕意大利一个清洁工,月薪也能突破1500欧,合人民币差不多20000元。

那时候的中国人还没有经历过工资猛涨,大部分人的工资也就2000元左右,所以在当时很多润人优先润欧洲,欧洲润不过去了才润美国。

欧洲当时工资高,物价也非常低。

在当时的欧洲城市,一个市中心地段一居室的公寓,租金差不多也就400欧左右,相当于一个清洁工工资的四分之一。

吃饭的话,普通打工人主要德国国民快餐—土耳其烤肉卷饼(你可以理解为德国版的肉夹馍),价格基本上是2-3欧,一个汉堡+一杯可乐也就4欧左右。

只需要花不到10欧一天的饭就搞定了。

再看看穿衣,在当时的欧洲,大部分快消品也就20-30欧,要是在小摊上10欧元就能买条中国产的T恤或裤子。

所以那时候欧洲人扔衣服一点也不心疼,相当多的旧衣服都变成了“洋垃圾”被运到了中国、南亚和非洲。

至于玩就更便宜了。

咱们可以回忆一下,2008年的时候,中国哪个景点的门票不是40-50块钱?相比中国人的收入可以说很贵了。

那时候欧洲旅游景点的门票相对来说要便宜很多,像巴黎的卢浮宫门票只要10欧,艾菲尔铁塔只需要七八欧,如果不坐电梯还可以打对折。

现在知道为啥欧洲人为啥那么热衷于度假了吧?

因为收入不菲,物价也低,出去旅个游完全没压力,每到夏天和冬天,高速路上的车都乌央乌央的。

16年过去了,现在的欧洲怎么样了呢?

去年,《华尔街日报》写了一个专题文章嘲讽欧洲:欧洲人正变得越来越穷。

很多人纳闷,欧洲怎么变穷了?


1 肉夹馍指数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经济学是个很复杂的东西。

但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有时候反而可以用简单的案例来解释。

比如美国,曾经有过一个“巨无霸指数”,它用各地销售的巨无霸汉堡的价格作对比,从而量度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

在欧洲,其实也有个欧洲版的“巨无霸指数”—肉夹馍指数。

这个肉夹馍就是前文提到的德国版肉夹馍土耳其烤肉卷饼。

因为是德国的国民快餐,大部分人都吃这个,同时其制作方式基本标准化,所以所以就像美国的“巨无霸指数”一样,土耳其烤肉卷饼也被赋予了经济学意义。

20241019094432.png

显然,从现在的“肉夹馍指数”来看,欧洲的情况不太妙。

2008年的时候,德国肉夹馍也就2-3欧元,现在多少钱?

各个城市的情况不一样,法兰克福9.3欧一份,在柏林这种大城市,肉夹馍差不多要12-15欧了!

这个价钱什么概念呢?

我们可以按照其平均收入来算一下。

欧盟各国除了北欧和西欧个别发达国家的人均月收入可以拿到3000欧外(税前)、其他大部分都是在2000欧多一点,东欧更是只有1000欧多!

1000欧的工资,吃10欧左右的肉夹馍?一天就是30欧!一个月就是900欧!

光吃就要吃掉90%的收入!那房租水电交通通讯谈恋爱养孩子呢?

钱从哪来?还活不活了?

事实上,别说低收入阶层受不了,中产也受不了。

以德国为例,中产差不多每个月3000欧(税前),个税为420-693欧(月收入500起征),再扣除保险,每月到手也就2000-3000欧左右。

还有教会税、团结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护理保险和失业保险,剩下的也就2000欧了。

咱们设身处地一下,你在一个小县城,月薪2000人民币,让你买一个15块钱的肉夹馍,你心疼不心疼?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那我就不买肉夹馍了呗?买个大馒头就咸菜也不是不能活。

但是对德国人来说,肉夹馍已经是最便宜的饭了!买不到更低的!

你去面包房买面包吃,更贵!一小片吐司面包片都要1欧元!

所以,德国人对肉夹馍价格非常不满,纷纷跑到总理府网站留言吐槽。

“肉夹馍为什么这么贵?”“价格能不能调回5欧?”“吃不起肉夹馍了,应该限个价。”“真的太可惜了,以前这么实惠的食物现在涨价了。”

你还别说,德国总理府还真的回复了,在INS上发了个帖子,解释为什么肉夹馍涨价。

总理府找了一堆理由,解释了为什么肉夹馍会涨价。

自俄乌战争以来,相当多的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蔬菜,有的价格已经翻倍了,甚至还在不断上涨。

其中黄瓜上涨了1.7%,沙拉菜上涨了7.4%,肉类上涨了8.3%,面包和酸奶都纷纷上涨了10%以上,洋葱则是涨幅最大的,上涨了44%。   

此外,随着《最低工资法》生效,德国的最低工资上涨到了12欧一小时,人力成本又增加了一些。

对于那些规模不大的土耳其烤肉店的老板来说,经营的压力更大了,这些成本无形中又转嫁给了消费者。

所以欧洲最大的烤肉生产商Birtat公司的董事长Cihan Karaman更是直说,肉夹馍的价格要10欧是相当现实的,毕竟成本上涨幅度太大了。

所以,总理府回复说,因为各项成本上涨,消费者价格指数2022年比2021年上涨了13.4%,所以肉夹馍涨价是正常的。

看似回复了,但问题解决没有?没有啊!

没办法,这个问题没法讲太深。

讲太深了德国人就会发现,肉夹馍价格上涨,只是德国整个社会通胀的一个缩影。

咱们都知道,自从俄乌战争爆发后,德国就陷入了惨烈的通胀。

2022年是6.9%,2023年略有下降,达到了5.9%,但是在2024年5月,又飙升到了8%,是德国50年以来最高的通胀数据了。

通胀给德国居民生活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吃不起饭”、“供不起暖”、“开不起车”和“住不起房”。

很多上班族纷纷吐槽:“现在每次去超市采购花的钱比以前多了将近一半!去年年初的时候,我每个月的天然气预付款是36欧元,后来变成了193欧元,几乎是原来的6倍。汽油也涨价了,我上班都舍不得开车了。”

其实中产还好,低收入基层更惨。

一个邮递员告诉记者,“邮递员只能拿最低工资,我有段时间吃不起午餐,一周只洗一次澡。去年冬天,我没钱开暖气,屋里很冷。”

最惨的是老人。

德国老人平均每月退休金仅有1543欧元,女性和原东德地区居民明显更低,面对如此惨烈的通胀,退休老人生活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因为吃不起饭,很多德国人被迫去盗窃。

据德国《慕尼黑信使报》报道,2022年德国零售业因盗窃损失37亿欧元,比2021年增加15%。

其中食品偷窃问题格外严重,以至于超市被迫给乳制品和肉制品加装防盗条。

那么不愿意偷的呢?就只能找慈善机构了。

德国目前有大约970家食物周济库,旨在号召热心厂商为三餐不继的人提供膳食援助。

德国《时代》周报称,已经有40%的食品周济库客户数量增加50%,20%的食品周济库客户数量甚至增加一倍!

我们不禁感叹,连饭都吃不起了,还算什么发达国家?

更要命的是住房,房地产门户网站ImmoScout24与《经济周刊》合作进行的一项特别调查显示,德国七个主要城市的租金均出现了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

特别是科隆这样的大城市,公寓租金在过去两年里上涨了令人惊讶的30%。

在柏林,随便一个35-40平米的单间,1000欧元是起步价,好一点的要1500欧往上了。

所以很多年轻人被迫合租,但对于有孩子的家庭,合租就不合适了,很多人被迫搬家到郊区,承受很长的通勤时间。

其实吧,不仅德国如此,整个欧洲都差不多。

比如,前文提到的《华尔街日报》刊发的《欧洲人正变得越来越穷》,就列举了欧洲一系列“消费降级”的情形。

比如,法国最著名的是葡萄酒和鹅肝酱,但法国人葡萄酒消费已经减少,法国人还减少吃鹅肝酱。

西班牙的橄榄油很出名,但西班牙人用橄榄油做菜已经开始舍不得放油了。

芬兰人很喜欢蒸桑拿,但现在,芬兰人被迫在有风的日子里蒸桑拿,因为有风能的时候能源价格不那么昂贵。

还有,意大利面条很流行,但意大利面的价格涨幅超过了全国通胀率的两倍,意大利人连意大利面都吃不起了。

为此意大利经济发展部长阿道夫·乌尔索专门召开了一次危机会议,讨论意大利面的价格通胀问题。

欧洲人这种现状,像极了中国旧社会的那个民谣:

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的,喝淡汤。种田的,吃米糠;炒菜的,光闻香;编席的,睡光炕;做棺材的死路上。

更严重的是治安,曾几何时,欧洲的治安还是不错的,一片岁月静好。

但是现在呢?

你去抖音随便搜一下去欧洲旅游的,大部分都在吐槽欧洲的治安,去小红书搜一下“欧洲旅游”,就会发现出来的不是旅游攻略,而是玲琅满目的防盗技巧。

比如贵重物品与现金分开存放、重要文件准备复印件、尽量不要穿金戴银等等。

尽管如此,欧洲小偷的花样仍然让人防不胜防。

有时假借问路主动攀谈,有时假扮警察索取护照证明,有时则出动孩童与美色降低猎物的戒心之后再进行索财犯罪。

犯案手法时软时硬,有时候用扒的偷的,有时候直接勒索开抢。

而且就算报警,找回失物的可能性几乎等同于零。

最搞笑的是去年抖音有个意大利人的中国女婿,请老丈人“老付”来中国旅游。

然后这个意大利老丈人全程紧紧地捂紧背包,看来是被意大利糟糕的治安吓出毛病了。

谁能想到,如此惨烈的局面,竟然发生在了欧洲人身上?


2 多管齐下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欧洲会惨成这样?

毫无疑问,就是欧洲人自己作的。

第一,就是欧洲发展停滞。

衡量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人均收入是个很关键的指标。

2008年的时候,欧洲人的平均月收入是2000多欧,而美国是2800美元。

考虑到当时欧元汇率比较高,2000欧能兑3200美元,所以欧洲人的生活水平,其实是高于美国的。

但是,16年过去了,这个数字变成什么样了呢?

美国人2023年人均收入为46000多美元,折合下来就是每月3500多美元。

欧洲呢?2023年人均28217欧,折算下来是2351欧,还是2000多欧!

除了爱尔兰卢森堡这种人少的小国高一点之外,其他国家,像德国和意大利,低于2000欧的比比皆是(东欧更低)。

哪怕工作优渥的白领拿到3000欧的工资,交完乱七八糟的税和基金,也只剩2000欧了!

最糟糕的是,现在欧元汇率跌了,2000欧也只合2100多美元!相反,物价贵了,2000欧也缩水了!

也就是说,16年过去,美国人的收入增加了21%,而欧洲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呢?反而是下降的!

当然,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收入增幅都比不上中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2010-2020这10年时间,中国GDP增长了110%!中国人的收入也差不多增长了100%!和GDP增速持平!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到2008-2024,虽然现在还没有相关统计数字,但显然,这个增长幅度还要更高!

80后和95前可以都回忆一下,2008年的时候大家工资多少?现在工资多少?

恐怕翻一倍都是少的,翻个两三倍三四倍的,大有人在!

很多人不禁奇怪,16年的时间,中国和美国都实现了收入的增长,为啥欧洲没增长,反而下降了呢?

这主要和欧洲的发展停滞有关系。


我们都知道,当单位的人均需求饱和,以及没有科技革命时,人均收入就是固定的,消费也是固定的。

那么,一个人的消费(衣食住行)全部得到饱和以后,增长空间就没有了。

本来,如果欧洲能搭上上新兴产业的这个便车,用创造增量市场,欧洲可能还有希望。

但是我们回过头看看,从互联网、社交媒体,再到智能手机、光伏、电动车、人工智能,欧洲差不多跟每一个新兴产业的黄金发展阶段都失之交臂了。

技术跟市场的高地都被中国和美国给占去了!

为啥会如此?

说白了,欧洲还是太保守了。

这种保守一方面体现在福利社会带来的安逸感,感觉现在已经不错了,没必要折腾,自然也就失去了拼搏的动力。

另一方面体现在行业监管,无论什么行业都面临严格的监管,让新兴行业在欧洲迈步特别艰难。

摩拜单车想去欧洲开拓市场,结果都被欧洲人扔进了河里。

这种状态和活力满满的中国相比,适合养老,但不适合创业了。

而且,中美都是大一统的国家,而欧盟是27个国家。

虽然欧盟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各个国家毕竟还有自己的利益。

再加上法律、文化和语言的割裂,难以形成一个像中美那样统一开放互通的高效市场。

举个例子,我在中国办淘宝,可能请100个客服专员就行了。

但是我在欧洲办淘宝,我的客服专员需要请英语的、德语的、法语的、波兰语的、罗马尼亚语的、西班牙语的、意大利语的等等等等,1000个都未必够。

毫无疑问,这将大大增加成本。

再加上各国监管政策都一样,所以任何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都会遇到不少阻力。

所以20年过去了,欧洲的主要产业,仍然是汽车、飞机、大型设备、化工等等,和过去没有任何区别。

本来吧,德国人也曾尝试过新产业,提出了工业4.0计划,企图抢占未来的制造业高地。

可是现在呢?德国工业4.0被中国抢先实现了,但德国的工业4.0工厂,却关门了。

为啥?


一方面,工业4.0对设备之间的跨平台通信要求非常高。

涉及嵌入式技术、网络技术、云数据中心和安全数据交换,以及多个设备之间、多个工厂之间的协作,不是谁都能搞定的。

德国人制造业不错,但是通信产业和信息产业嘛,就差点意思了。

本来德国人找的是华为,但被美国施压,不得不放弃了华为的设备,结果现在全自动工厂搞成了半自动。

另一方面,俄乌战争后的天然气危机,直接打断了德国制造业的根。

因为石油和天然气,可不仅仅是燃料那么简单,事实上他们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可以用来生产出成百上千种化工产品。

现代制造业产业链,其实就是建立在化工产业产品基础之上。

但是天然气断了之后,好了,一大票工厂得不到充足的原材料供应,被迫减产或者关门。

汽车玻璃供应商供不起24小时需要烧的熔炉,被迫关闭;汽车内饰、车灯和方向盘生产商拿不到足够的化工产品原材料,自然也没法生产。

这时候,你的4.0工厂就算再先进、再智能化,没有零配件,没有原材料,又能如何?

所以,这种情况下搞制造业是没前途的。

所以欧洲企业大批外逃,有的逃往了融资更为容易的美国,有的逃往了产业链更为完整的中国。

总之,没人想在欧洲待了!

只是这样一来,欧洲的情况就会雪上加霜,本来生活水平就下降了,再发生群体性失业的事情,那日子还怎么过?

就算有失业保险,你能抢得过那些难民吗?


第二,俄乌战争带来的通胀和生产成本上升。

德国媒体曾经发过一个冷笑话。

有一个德国家庭,过冬烧不起天然气,停暖了。

孩子问爸爸:“爸爸,为什么屋里这么冷?”

爸爸:“因为俄罗斯进攻了乌克兰。”

孩子:“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爸爸:“我们对俄罗斯施加了制裁。”

孩子:“为什么?”

爸爸:“这样会让俄罗斯人过得不好。”

孩子:“那我们是俄罗斯人?”

这个笑话很形象地展示了欧洲的真实情况,那就是本来制裁俄罗斯的,结果受苦的是自己。

通胀的元凶,就是高昂的能源价格。

仍然以肉夹馍为例子,为啥肉夹馍涨得这么厉害?

因为肉夹馍是受能源价格影响最大的一种食品。

为了做好美味的烤肉,老板必须让烤肉串一直转动,还要加热夹馍和面包,这不得不让燃气烤架一直运行着,能源的消耗极大。

如果是之前,这点能源价格是绝对能承受的。

早在90年代,德国趁着俄罗斯穷得叮当响的时候,说动叶利钦修建了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道。

后来,默克尔又说服普京搞了北溪1号,每年可运送550亿立方米,为德国再次开辟了一条廉价气源。

毕竟用管道传输天然气是成本最低的模式,比液化天然气价格的一半还要低。

能源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切基础。

无论是汽油,还是发电,或是烧烤,都需要能源,能源价格下来了,一切的价格都不会太贵。

当然,享受廉价能源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依赖。

欧洲每年消耗的50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中,约有45%来自于俄罗斯。

德国对俄天然气的依赖度高达61.9%,保加利亚和芬兰两国对俄天然气依赖度更是达到了100%。

俄乌战争爆发后,本来俄德之前非常完美的供-用体系被彻底撕裂。

在美国的要求下,德国被迫与廉价的俄罗斯能源进行切割,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结果就是德国天然气价格一飞冲天。

原来德国的天然气价格不超过500美元/千立方,结果一路飙升到2000美元/千立方!

2022年9月的北溪管道爆炸,意味着欧洲天然气格局再也回不了头。

天然气价格在冬天的时候最高突破了3000美元/千立方。

前面讲过了,能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能源涨了,电就涨,物流也涨,农药化肥也涨,然后这些上涨的成本,都会反映到最后的商品上,结果就是物价一飞冲天。

那老百姓一看,如果按原来的工资,我就活不下去了啊。

于是罢工、跳槽、要求涨薪,所以这两年欧洲的罢工层出不穷,当然,最终大部分都达到了目的。

但是问题来了,工资涨了,也就意味着人力成本上涨,企业要想不破产,就只能在终端服务上提价,但这反过来又刺激了通胀继续走高。

最后受困于通胀的是谁?

自然是老百姓了,为了生存只能精打细算,结果就是消费降级,生活水平一落千丈了。


第三,糟糕的移民和福利政策相叠加的恶果。

过去我们总是很羡慕欧洲一票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人民享受的高福利。

以法国为例,一个法国公民从出生到死亡据说要享受400多项福利。

德国就更厉害了,拥有欧洲最慷慨的失业保险制度,俗称“哈茨方案”。

由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缴费及国家财政补贴等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补偿。

至少支付了12个月社保的人失业后都能申请失业金,最长申请2年。

一旦失业,失业金为失业前净工资的80%,最高为2700欧元封顶。

如果2年后还未能找到工作,且名下无任何资产,而且有证据证明自己仍然在积极求职,那就可以领长期失业救济金了,也称第二类失业救济金,俗称“哈茨4”。

政府向受救助人发放基本生活补贴,具体数额视家庭人口数而定。

未成年子女单独享受额外补贴,“哈茨四4”的基本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563欧元。

看到没?这里面有bug啊!

我先工作一年,然后找茬让老板把自己开掉,然后申请失业金,申请2年后,继续申请“哈茨4”,不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什么工作也不干,住在政府提供的免费房子里,喝着啤酒,看着球赛,然后政府还给免费养娃,岂不美哉?

这的确是个bug,不过呢?

因为失业人员的种种限制,这种日子只能保证你活着,但谈不上活得好。

所以大部分欧洲人为了更好的生活,还是会去工作的。

但是自从移民来了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说实话,德国引进移民计划,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就开始了。

原因也很简单,随着社会的发达,生活水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德国人不愿意再干体力劳动了,而更倾向一些“体面”的工作。

这一点,和中国的年轻人宁可去送外卖,也不去工厂打螺丝和下地干活一样。

所以,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德国开放了很多东欧国家的移民。

这些移民大多有良好的教育和规则意识,来了适应一下语言环境就直接能给德国做贡献。

但是后来,情况不一样了。

随着阿拉伯之春的爆发,越来越多的中东、北非难民开始闯欧洲。

这些人一无所有,可怜兮兮,同时信仰的宗教又和欧洲人格格不入,所以很难融入欧洲社会,根本找不到工作。

那咋办?躺平吃福利吧!

根据德国的"避难申请者福利法",寻求庇护者在德国可以获得一定的福利支持。

居住在初步收容中心或集体宿舍,将得到"必需供给",包括食物、居所、供暖、衣物、个人洗护用品以及家居用品。

此外,他们还可以获得一些零用钱以满足个人需求,单身者每月约现金150欧元,非现金购物券有367欧元,有未成年子女的,还有另外300欧的补贴。

如果在此期间顺利拿到身份,就可以申请“哈茨4”,拿每个孩子563欧的补贴了。

结果难民一看,反正我也找不到工作,不如在家生孩子吧!

生的越多,拿的补贴越多!

于是很多难民家庭都生了四五个孩子,多的有七八个的。

这个福利好不好呢?好!人不人道?人道!

但是问题来了,钱从哪来?总不能从天上掉下来吧?

很简单,钱主要来自财政资金。

反正白左政客为了赢得难民和白左群体的选票,慷国家之慨,是一点也不心疼的。

但这样一来,就让欧洲各国都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

根据德国人自己发布的数据,德国公共部门(联邦政府、州、市政当局和市政协会及社会保障,包括所有额外预算)债务增加至24451亿欧元,创历史新高。

法国的情况也差不多,2024年第二季度债务增加689亿欧元,债务总额达3.2万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2%。

问题在于,欧洲国家可不是美国,没有美债来向全球借钱,老是这样寅吃卯粮,是会暴雷的!

比如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就把法国的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那么怎么减少债务呢?

削减福利是不可能的,那会把所有人都得罪光,选票还要不要了?不信看看锐意改革的马克龙的窘况就知道了。

那咋办?只能开源,也就是加税。

所以现在在欧洲,税负都非常高。

比如法国,法国税负在欧洲一票国家是最高的!宏观税负达到46.2%!

德国情况比法国低一点点,但低得有限。

在德国,个人所得税率按收入等级递增,从14%开始,最高可达到42%,对于特别高的收入还可能需要支付45%的附加税。

个人必须在年收入超过11,604欧元时开始缴纳所得税,而且这个额度每年都会有所调整,近几年也在稳步上升。

也就是说,过去20年,欧洲人的收入没怎么增长,但税收增加是非常快的。

税高了,那个人能支配的钱不就少了么?再加上通货膨胀带来的商品涨价,生活水平能不降低么?

更关键的在于,加税是加谁的税?加有工作的人的税啊!

那些躺平吃福利的呢?加税也加不到他们的头上啊!

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奇葩的怪现象。

普通欧洲人辛苦工作,把收入的一小半拿出来交税,自己还要承受生活水平下降的恶果。

躺平吃福利的难民呢?啥也不干,只要多生孩子,就能拿到比上班的欧洲人更多的钱。

这合理么?显然不合理。

再说了,移民还带来了巨大的治安问题。

我们随便逛逛各大城市里都有“自成一统”的移民区,大街上无所事事的“混混”远比中国多。

他们要么小偷小摸,要么强奸、爆炸、贩毒,称为社会治安最大的破坏源头。

而且由于宗教、文化、经济等多种原因,移民未能融入当地社会。

对于许多没有被同化、失业又想“做大事”的移民青年来说,极端主义思潮越来越有市场。

以至于欧洲内部恐怖袭击时有发生,让欧洲各国警方难以招架,苦不堪言。


3 深层原因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叹,欧洲作为最早爆发工业革命和殖民浪潮的地方,按道理来说其老本吃几百年也吃不完,怎么现在混成这样了?

前面讲了几点原因,但是我们仔细想一下,这几点原因的背后是什么?

首先,就是政治上的不自主。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无论是欧元被狙击、俄乌战争、移民政策、制造业升级失败,背后都有美国的身影。

1999年,欧元刚刚具备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能力,然后美国就在欧洲家门口挑起了一场科索沃战争,资本疯狂外逃,欧元元气大伤。

2008年,美国对冲基金大举做空欧元与欧洲股市,引爆了欧洲的欧债危机,给了欧洲沉重打击。

随后就是阿拉伯之春,中东一团糟,几百万难民闯欧洲,美国放火不管灭火,代价要欧洲承担。

后来美国利用长臂管辖权,肢解吞并了阿尔斯通,还对法国巴黎银行、德意志银行开出巨额罚单,理由是协助伊朗、苏丹等国避开美国经济制裁。

为了不让欧洲拥有自己的金融中心,美国又以“英美贸易协定”为诱饵,推动了英国脱欧。

2021年,美国又百般挑唆,结果导致俄乌战争爆发,彻底打断了欧洲的产业根基,不仅收割了一波产业和资金,而且靠卖天然气大赚一笔。

所以,欧洲沦落到如此地步,美国是要负一半责任的。

如果欧盟是一个强有力的主权国家,面对美国这么拿捏,可以说早就翻脸开战了。

但可惜的是,欧洲是个联盟,内部撕裂、利益诉求不同,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稳定的、连续的产业政策和外交政策。

既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又缺乏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各种政治群体被美国渗透,怎么可能抗衡美国的各种拿捏?

显然,作为美国来说,是不愿意看到一个实力强横的欧洲,来影响其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的。

其次,是传统白人的傲慢。

白人傲慢其实以白人为主的西方国家都有,但以老欧洲最严重,哪怕是同为白人的美国人,欧洲人打心眼里也是看不起的,认为美国人都是乡巴佬和暴发户。

为啥?


一方面,来自于工业革命的先行和科学技术的爆发,改变了全人类。

所以老欧洲的白人总觉得自己是人类进步的大功臣,理应有优越感。


另一方面,是漫长的殖民史,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被他们打过,甚至是他们一手帮忙建立起来的。

这是一种心理优势,傲慢和优越感似乎是刻在骨子里,哪怕已经脱离了过去的关系,一不留神还是要拿出说教的态度,各种看不上。

这种心态,在欧洲还是世界第一的时候,没问题。

但现在,显然就不合时宜了。

比如,华为的设备对欧洲有没有利?

当然有,不论是从方便生活和有利于工业的角度,都是很有利的。

但是欧洲呢?宁可用着4G的网络,也要把华为5G给拆掉。

再比如,欧洲的汽车产业明明困于转型,想搞环保,但电动车技术又比较落伍。

这时候明明中国有价廉物美的电动车,欧洲人总是内心里看不上,而且还要加关税限制,甚至连中国产的特斯拉都给加关税了。

还有,欧洲总是以人权教师爷的身份,居高临下地谴责中国政府在新疆、西藏、香港、澳门和内地侵犯人权,呼吁在中国经营的企业遵守人权尽职调查义务。

欧洲企业在中国是赚钱的啊!

不老老实实地挣钱,偏要去查这些子虚乌有的事情?

所以,这种傲慢的心态,已经严重影响到欧洲的经济和生活了,更是把欧洲未来仅有的一点发展可能,给提前扼杀了。

那怎么办呢?

欧洲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步一步衰落,日薄西山了。

就像三体里面说的,弱小和无知从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
  • 小型继电器模组-I/O模块模块-上海置恒电气 即固态继电器模组,可使用在DIN标准的TS-15、TS-32及TS-35三种轨道。小型继电器模块系列提供1C接点并附电源及接点LED指示。小型继电器模块系列除了使用螺丝端子台的标准型外,更提供IDC连接器、快速连接型及可扩充型供选择。
  • 四柱液压机 - YT32-315A 四柱液压机 - YT32-315A,YT32-315A,金属加工机械 - 其他,天津市第二锻压机床厂,四柱液压机 - YT32-315A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 楔式动力卡盘KL51 密封性能好,定心精度高,调整方便,夹紧可靠,运转平稳。用于盘类零件的加工,尤其适合汽车轮毂的加工。是立式车床配套的专用卡盘,也可用于其它机床。可为用户提供不同需求的软卡爪。
  • 高温潜水泵,天津潜水泵 高温潜水泵,天津潜水泵,耐高温潜水泵
  • YG15钨钢板材 硬质合金板 YG15钨钢板材,硬质合金板材 YG15性能参数 硬度:HRA85° 抗弯强度:4000 密度:14.2 钨钢板材是一种四方形的钨钢型材,钨钢的主要成分为碳化钨,其次为钴,所以在国内叫做硬质合金,在台湾称作钨钢,而有的地方叫碳化钨。 钨钢板材:主要为粉末成型,烧结,按压制来分类可分为,普通压制和等静压两种。普通压制为上/下模对压,双向压制,等静压产品为六面同时压制,等静压压制出的钨钢板材产品,密度、压力均匀,可以减少气孔及砂眼。 钨钢板材按烧结来区分,可分为:普通烧结与过压烧结,过压烧结多为厚板,可减少钨钢的内应力(线割不易开裂),红铭钨钢所有钨钢板材均采用过压烧结。 红铭钨钢销售多款超细颗粒钨钢材料,这类钨钢板材具有硬度高,抗弯强度好,具有耐磨且不易崩缺,不易断裂的特点。适合用于各类耐磨零件,钨钢冲针,钨钢镶件,及粉末冶金模具,磁性材料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