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留给日本的时间不多了!
2024-11-02 19:04:46

关于日本失去的三十年,网上有很多种说法,主要聚焦在软性方面,比如金融、刺激政策、通缩、人口等等,这种分析太过于务虚了,忽略了世界是物质的,只看到了表象,忽略了根本。当然这类分析的目的,本就是为了唱空中国,否则何必动辄炒作当前中国相当于日本上世纪90年代。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日本崛起靠科技和产业,衰败自然也是因为科技和产业。至于金融、刺激、通缩、房地产泡沫亦或者新生儿减少、大量人口躺平、阶层固化等等,都是产业遭受重创之后的结果,用我们习惯的话说,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日本之所以出现失去的三十年,与之所以崛起原因是一致的,都是固步自封、小家小户。日本当年崛起,是因为非常善于一体化生产,围绕核心企业、银行建立了一个个集团,通过内部整合提高品质,相比当时其他国家,能够更大限度地集合本国资源完成制造和产业升级。

但这也导致,日本的供应链相对固定,基本是龙头企业搭配日本国内固定的零部件和设备、服务供应商,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仍然利大于弊。但上世纪90年代之后,全球化兴起,封闭的日本产业并不擅长在全球整合资源,仍然是自我封闭状态,仅有少数已经突围的龙头企业,完成了海外布局,守住了传统优势领域。但之后兴起的新产业,日本就跟不上了,比如计算机产业,以及信息时代之后以软件为代表的内容服务和知识经济,这些都是日本僵化的结构所无法适应的。渐渐地,日本的经济结构被固化了,呈现一种极为特殊的“二元经济”:一面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少数制造业企业,另一面是在贸易保护下固守本土的产业,比如服务业、日本农协等。

这个格局是非常危险的,意味着日本基本丧失了来自本土的后续有生力量,国家经济支柱就靠之前突围的存量产业和企业,背后没有援军,甚至还在被后发国家抄底,当然,主要是中国。一个大国的产业就像一支军团,有前锋、有中军还有后卫。前锋就是能够被消费者消费的最终商品,中军则是这些商品的零部件,后卫则是支持零部件生产的设备和服务,分别对应数量不等的品牌或企业。(参见《顺昌逆亡,高歌猛进》)就拿电脑来说,如联想、戴尔等就是前锋,生产能够被消费者使用的电脑;中军则是主板、CPU、GPU、显示器、硬盘、鼠标键盘音响等零部件供应商,如英特尔、英伟达、京东方等,信息时代还包括像微软这样的软件系统供应商;后卫则是支持零部件生产的装备制造、材料生产等,比如芯片制造需要的光刻机、硅片,液晶显示器生产所需要的ITO靶材等。

这三大军团需要密切配合,才是一支强大的军队,任何一环的失利,都会带来严重打击。当然这是指大国,如果是千百万人口的中小国家,比如荷兰,只需要抓住一个环节的某一部分就够了。在中日的产业对垒中,日本的前锋先后失利。以电脑为例,在小镇上大学的时候,富士通、松下、索尼、东芝还是卖的挺不错的,但后面慢慢被挤出市场,而由于日本封闭的产业结构,日本国内原本以这些品牌为中心的配套零部件供应商,自然遭到了重创。前锋的失败,冲击到中军,然后一路被破,直到后卫梯队才算有所缓和,毕竟有些小众领域,真要独立去研发,性价比并不高,还不如直接采购。

最典型的就是光刻机,光刻机这个领域在2023年主要就是阿斯麦、佳能、尼康三家,三家合计销售681台,其中阿斯麦出货449台,而且单价更高,但阿斯麦2023年的设备总销售额也不过是237亿美元,如果仍然是全球协作,完全没有必要去抢阿斯麦的这个生意,至少不用急。很多行业都大体如此,中国产业崛起占据终端商品和关键零部件这两个梯队,然后就放缓节奏,进行全球协作,除非迫不得已或者本土专精特新企业崛起,在更上游也具备了国际竞争力,那自然就本土化,这是相辅相成的。典型的如液晶面板。因为中国电视机品牌的崛起,更倾向于采购京东方、天马等本土企业的面板,而本土液晶面板的崛起,带动了国内更上游设备、材料的发展,于是就有了晶联光电率先打破日本对ITO靶材的垄断。

2024年7月年产500吨ITO靶材的一期项目投产,直接让日韩进口靶材价格暴跌,而日韩这些小而美的企业,根本无法与中国企业进行迭代竞争,没有任何技术、成本优势,国内的家电企业、液晶面板企业怎么可能会选择日韩的合作商?

留给日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且不可逆转。2024年世界500强企业,日本只剩40家,而且注意前面所说,日本经济结构很奇葩,一方面是寄予厚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另一方面是依赖贸易保护的本土产业。目前日本仍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制造企业已寥寥无几,只剩下丰田、本田、三菱、三井、索尼、日产等,汽车业成为日本的命脉。

日本营收前十的企业,2023年总营收1.21万亿美元,主业是汽车制造的企业总营收为5400亿美元,占比达45%,这还不包括三菱、三井这类关键零部件和设备供应商,以及生命保险、邮政控股这类以银行和保险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企业,广义上,汽车制造及相关产业占比肯定超过一半。当然,从数据上看,日本汽车还挺辉煌,丰田2023年营业利润创历史新高,全球销量增长7%,利润超过中国车企总和。但是在苹果手机诞生的2007年,诺基亚利润是当年2-4名总和,就算到了iPhone 4诞生的2010年,诺基亚销量仍然稳坐第一,但然后呢?回忆下前面,日本制造业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结构,并不擅长利用全球资源,在这种封闭的结构下,创新很难萌芽、发展。

而日本已经错失了信息时代,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未来汽车将成为一个载体,软件、内容服务的价值占比将越来越高。而更危险的是,日本仍然在电动化领域几乎毫无建树。电动汽车时代,汽车的供应链发生了颠覆,汽车生产越来越模块化、简单化,动力电池已经取代了内燃机,这绝不仅仅是动力源的变革,还彻底否定了传统燃油车的价值。比如超级跑车,一个极为核心的部件就是散热器,如果没有强大的散热器,V16引擎的发动机用不了几秒钟就会把整车升温到1000度以上,不仅散热器,车体结构也要为散热服务,比如布加迪标志性的马蹄形格栅就是为了便于散热,而布加迪车上的散热器系统,就得上百万。

电动车需要这么强大的散热系统吗?还有底盘调教,这也是燃油时代的老词了,老车评人总习惯钻底盘、试驾尝试调教的如何,根本原因是因为燃油车零部件太多,而内燃机等动力单元、散热系统、传动系统让车体结构非常复杂,不同零部件的重量不一样,就导致不容易实现平衡。但电动车高度整合,三电、制动、悬架等核心部件可以整合在滑板底盘上,再加上电池居中放置,把底盘高度压低,实现平衡实在太简单了。

更不要说极致的驾驶体验以及未来的智能服务,燃油车售价低于30万,连6个引擎都没有,哪有什么驾驶感可言?而这一切,日本都没有,一个仍然大量使用功能手机的国家、一个没有本土像样互联网企业的国家,又何谈智能服务?而缺乏关键的动力电池、原材料、智能系统等上游供应企业的日本汽车品牌,又如何继续维持优势?再次提醒,2011年的诺基亚仍然是全球手机霸主,2009年推出的N97还一度被认为是智能手机的里程碑之一,然而2013年就把手机业务以73亿美元贱卖给微软。的确丰田在2023年创了新高,但趋势正在加速转变。2024年9月,丰田全球销量同比减少8%,已经连续第八个月下滑,连累广汽丰田销量同比下降高达21.8%。而且这种下滑不仅仅发生在中国市场,中国以外市场也同比下滑7.8%,其中北美市场下降18.1%,日本本土下降6.3%,欧洲下降2.4%。

北美、日、欧的下降还好说,与7月以来日元汇率暴涨有关,逐步丢失中国市场也是注定的事,关键是东盟市场,这是日本经营60年的重镇。东盟市场最关键的就是泰国,其次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泰国年产汽车约200万辆,印尼和马来西亚加起来也是200万辆,以这三个国家为核心,可以覆盖7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而这个市场因为临近中国,未来经济增速非常值得期待。2024年9月丰田在中国销量同比下降9.2%,然而在泰国同比下降27.6%,马来西亚同比下降15.8%,当然在印度、巴基斯坦、越南有很大涨幅,但是这三个国家体量有限。还是要注意趋势,丰田2024年1-9月同比下滑仅为1.9%,4-9月下滑2.8%,而9月高达8%,说明下滑正在加速。关键的泰国市场,2023年日系车占比的确仍然高达78%,中国汽车占比不过11%,但问题是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占比仅为5%,而日系占86%。日系的衰败,关键就是电动车尤其中国电动车的兴起。

泰国电动汽车销量已经从2021年的1935辆增加至2023年的76314辆,三年增长39倍,渗透率已经到了12%,甚至海豹EV一个月就卖出去2千多辆,比在中国本土卖的还多,要注意泰国每年汽车销售量只有中国的3%。电动崛起仍在加速,曼谷2023年一季度渗透率不到5%,2024年一季度已经超过20%,泰国也已经制定了2030年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30%的目标,而按照中国经验,这一目标只会提前。当前超过8成的电动车市场属于中国企业,毕竟在国外,特斯拉也失去了外国品牌的光环。

现在中国车企正涌入泰国,而泰国这个国家也非常擅长处理国际关系,也可以说非常会站队,泰国市场中国汽车与日本汽车的攻防转换,不仅是汽车之争,也是泰国政府的审时度势。

2023年日本汽车在东盟市场销售占比为69.4%,年产量占比更是近八成,东盟也将是全球下一个崛起的地区。东盟不像欧盟有这么多国家,一共只有10个成员国,内部实行免关税,以泰国、马来西亚为切入口,日本汽车衰退会比想象的更快。今天刚宣布,马总理将访华。当日本最强的汽车业倒了,对日本的冲击可想而知。

尤其日本还不像美国和欧洲,可以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和制裁,日本离中国太近了,历史关系又极为复杂,日本也没法采取有效措施。留给日本的时间不多了,窗口期估计也只剩下3年。

日本汽车产业最理性的策略是,在接下来三年里,加速融入中国汽车供应链,这不仅仅是汽车产业,也包括造船业等等产业。

只是美国会同意吗?日本又能够在短短三年内实现观念转变并且积极拥抱变化吗?

不过无所谓了,对我们来说,怎么着都行。

反正至少在西太平洋,翻不了天。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