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激光产业摸爬滚打的老牌企业,居然也在一个接一个地退出舞台。2023年末,成立近20年的上海团结普瑞玛激光设备有限公司破产程序终结;2024年10月,成立11年的常州镭森特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因资不抵债被裁定破产;2024年11月,成立10年的沧州领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因资金问题基本停产,申请破产重整。你敢信吗?根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信息网的公示,从今年1月开始,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有18家激光企业申请或终结破产,黯然退场。这还只是正式对外公开破产的,还有一些直接注销或者关门的企业。相信实际数字会远超这个数字,让人不得不正视激光行业正在经历的这场大洗牌。
一、流血的市场
拥有极致成本和规模产能的企业,才有资格拥抱太阳;而剩下来的都在寒冷中瑟瑟发抖。——林雪萍,《激光,内卷之王》2024年11月11日晚,锐科激光发布了一则《关于收到客户拟启动破产重整通知函的公告》,公司于2024年11月8日收到客户武汉领创智能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领创”)母公司沧州领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沧州领创”)的书面通知,沧州领创和武汉领创由于资金问题,目前已基本处于停产状态。沧州领创已与当地政府、主要合作银行以及公司股东沟通,决定对沧州领创进行破产重整,已向当地法院提交申请。国产厂商在激光行业的寒冬行走了两年多,如果说过去两年还在苦苦支撑,今年的市场已经彻底向玩家发出残酷的退场通知。据全国破产重整信息网对外公告显示,2024年1月至今,已经有18家激光相关企业申请或终结破产程序。这其中,有的因资金问题深陷合同纠纷狼狈收场,还有的因下游应用市场萎缩,没有及时转型每况愈下;有团结普瑞玛、沧州领创这样业内知名的老牌企业,也有徐州屹能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宿迁雷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年轻企业。
(数据来源:全国破产重整信息网)
残酷的厮杀过后,流血的市场里没有赢家,留在牌桌上的企业也不好过。根据光电汇最新的2024第三季度财报盘点,28家激光企业中有超过半数的企业利润下行,激光大厂海目星净利润同比下滑88.01%,利元亨更是深陷亏损泥潭,同比下滑到达了828.26%。
二、没有边界的市场
激光行业市场从来如此冰冷吗?并不是,如今市场寒冬的原因有三。
01没有边界的价格
2021年,为了在不太富裕的市场份额中抢占更多份额,国产激光厂商纷纷出击,价格几乎腰斩一半。这场地震冲击至今,中国市场所有的玩家都未能幸免,激光器价格一降再降,中低端激光器也从高科技产品变成了标准品,激光这个行业也从高门槛变成了低门槛,无数激光企业遍地开花,根据企查查数据,截至2024年8月15日,我国激光器登记状态正常的企业共5121家。
进入者越多,竞争就越激烈,在技术没有取得革命性突破的前提下,价格成为了一众厂商攻占市场的最大砝码,国产激光器深陷价格战泥潭。这还没完,激光器往往占到激光设备成本的30%左右,激光器的成本不断降低,做激光设备的企业也更容易拿到入场券。
根据企查查数据,2023年激光设备企业的注册量达到了3243家,同比增长17.2%。激光设备会要求上游的激光器降价,激光器又会带动更上游的特种光纤降价,再往上的光学器件、泵浦、光学镜片,整个行业,无一幸免。价格战,有本钱才能打。
寒冬之下,为了支撑销量,很多大厂亏本经营,赚不到钱;小厂往往还没站稳脚跟就销声匿迹。2022年,锐科激光的收入大约30多亿元,而净利润只有1%左右。龙头尚且如此,其他企业更不必说。
02没有边界的技术
经常逛激光相关展会的朋友或许会注意到,标着“新品首发”的展台似乎越来越少。是没有新品了吗?其实不然。新品发布的信号就像地球发往三体的二进制代码,其他企业马上接收到,并且第一时间进入赛道,吞噬新的大陆。从光纤激光打标机到万瓦激光切割再到手持激光焊接,哪个方向热就会有大量厂商一拥而入。
以手持激光焊为例,2018年,手持激光焊逐渐被市场认可,并成为激光焊接领域年度新星;2019年,各厂商在展会上也相继发布手持激光焊产品;2020年,激光风冷手持焊还仅仅只有300台的量,2022年就急剧放大到5万台。这种行为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即使有核心技术作为护城河,竞争对手同样可以通过同质化竞争抢占市场,互相拼抢之下,真正的创新性企业反而步履维艰。
所有有些企业即使研发出了新品也选择“密而不发”,“偷偷”投入应用,或者广而告知研发了新品,也只是就事论事,技术相关一概不谈。
03没有边界的应用
作为一种制造业的新工具,激光的大部分应用都是普适性的,你能做,我也能做,任何一个新应用出现,蓝海都瞬间变成红海。企业们从不固守自己的位置:做激光切割设备的也会自己开发激光系统;专注激光系统的,也会参与做切割头/焊接头;体量大一些的,实力雄厚的,则可以从上到下通吃产业链,一手包揽。
只要有能力,大家都想上下通吃。所有人都在抢占新的领土,但却少有人深挖领土下的宝藏。这也导致普适化应用市场中企业挤作一团,而再往深一点的细分领域,或者某些需要特定参数的应用场景中,能够满足要求的企业寥寥无几。
另外,没有边界也造成了另一种无形的边界:一些企业似乎只能固守最初分到的那一块蛋糕,竞争的激烈让其难以侵入别人的领地。相对的是,外部市场的瞬息万变,让过渡依赖某一单个应用的企业灵活性大大降低,正所谓越大的船转向越难,从而企业经营风险加大。
例如,成立11年的常州镭森特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宣告破产,原因是作为一家生产广告设备的工厂,传统媒体的衰落使得其市场份额不断收窄,没有及时地根据市场需求而转型使其不可避免地走向终局。
三、洗牌是为了更好的明天
有些道理,要流血才能铭记。经历过冲动地摸索与残酷地洗牌过后,中国激光行业仍在寻找出路。从宏观上来讲,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所遵循的是一种令人惊叹的供应链“并联创新”模式。
在这个模式里,供应链上的各个部分彼此嵌套,协同发展。这种协同性让整个供应链具备了高度的韧性。不管是光学晶体、特种线缆,还是泵浦源,从激光器、控制系统,再到下游设备制造商,一直到最终用户,任何一个环节都未曾被忽视。这就赋予了中国激光行业极为强劲的竞争力。从企业层面来讲,能在市场洗牌中存活下来的企业都是猛将,不少企业已经开始规避低价内卷,专注拓展应用领域,埋头研发。
英诺激光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在生物医疗、半导体、光伏、超硬材料等多个领域布局,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6.13万元,同比增加113.74%,扭亏为盈;仕佳光子掌握全国顶尖的光芯片技术,获得了中科院的重仓投资,在硅光领域也开启了新的业务。
另外,中国激光企业也开始开疆拓土,从俄罗斯、美国、西班牙、墨西哥、德国、巴西再到泰国、土耳其、印尼、印度、越南、韩国、日本,从国内卷到国外,掀起“出海热”。
2023年德国慕尼黑国际光博会上,中国超220家企业组团亮相,是除东道主德国外参展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
激光行业是残酷的,市场周期是每个行业都会经历的,唱衰没有意义,在流血中吸取经验,在思考与实践中勇敢穿越,打不倒我的终将使我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