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台湾:扭曲的经济现象背后的真相
2024-02-18 10:42:58

最近,t湾民进dang又嗨了。

先是赢了选举,然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台湾的GDP再创新高,达7800亿美元。

这样算下来,台湾的人均GDP将接近3.4万美元,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中国人均GDP排名第一的省份。

民进党把这个数据,作为自己“拼经济”施政方针的最大政绩,开始大吹特吹,以此来凸显自己执政的合理性。

但是这个数据,台湾老百姓却不买账。

台湾最近有个街访叫“蔡英文自豪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你信吗?”,结果台湾民众都不约而同的将贴纸,贴在不相信一栏上。


为啥?

因为台湾老百姓觉得,自己的实际生活水平,和如此高的人均GDP数字,根本不相符。

甚至台湾以近大陆3倍的人均GDP,在消费品销售中的表现和大陆竟然接近1:1,甚至连1:1都不到!

这可不是猫哥瞎说的,我们做个比较就能看得出来。

你看,台湾的人口是大陆的60分之一,那么,如果大陆的消费品数量对比台湾的倍数是60,也就说明台湾人均GDP3.4万美元之下的消费能力,和大陆人均GDP1.27万美元的消费能力是一样的。

如果倍数大于60,那就说明台湾老百姓的消费能力,甚至不如大陆。

下面对比一下一些消费品的销售量。

洗衣机,大陆4414万台,台湾60万台,大陆是台湾的74倍。

新车,大陆2900万辆,台湾42万辆,大陆是台湾的69倍。

空调,大陆8400万台,台湾100万台,大陆是台湾的84倍。

冰箱,大陆3300万台,台湾50万台,大陆是台湾的66倍。


猫哥也就奇怪了,如果说台湾地方小,台湾人不爱开车所以汽车销量少,大家可以理解。

但台湾作为一个接近热带的岛屿,夏天高温,再加上铁皮屋很多,按说应该对空调啊,冰箱啊之类的降温设备需求更多吧?

但是没想到,大陆的人均空调销量,是台湾的1.4倍!

这个数字本来应该是台湾人均是大陆的三倍好么?你那大陆3倍的人均GDP都用到哪去了?

更离谱的是,明明人均GDP是大陆的3倍,但台湾的可支配收入呢?只有大陆城镇的2倍。

这说明啥?难道说明大陆城镇人口的工资太高了么?

还是说,台湾老百姓可以用来真正消费的收入,只有人均GDP水平的三分之一?

要不然,根本没法解释台湾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远远高于大陆的情况,在比较重要的人均大宗产品消费却落后于大陆。

这种奇怪的现象,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1 台湾对大陆商品的歧视性贸易壁垒

我们都记得,前两年不少人在抖音上吐槽台湾核酸太贵,检测一次竟然要7000新台币!

7000新台币是多少钱呢?1500元人民币左右。


大陆是多少钱呢?

前期贵一些,要100多元,到后来产量上来之后,大陆的核酸做一次只需要几块钱。

价格相差几百倍!这太魔幻了。

为啥会如此?

因为台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不能生产核酸,只能进口。

那为啥不进口便宜的大陆核酸呢?

这就要从台湾对大陆实施的各种歧视性贸易壁垒说起了。

我们都知道,大陆和台湾有个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是2010年签的。

这份协议虽然被很多人诟病为“惠台”协议,但的确有当时的历史背景。


那时候马英九刚刚胜选不久,大陆可能出于希望靠密切经贸往来借此拉近两岸人心的考虑,签署了这一份对台湾十分有利的协议。

台湾不仅获得了大部分类别的大陆市场,而且还能享受到关税减免。

本来,台湾应该感激涕零,但是民进党当局,却一直视ECFA为寇仇。

明明自己占了便宜获得了大陆市场,却还要设置重重障碍,限制大陆的830多项农业产品和1400多项工业产品进入台湾。

更多的商品,就算能进入台湾,也被台湾征收高额关税才放行。

通过关税来保护内部产业,其实不算什么,但问题是,台湾这限制范围,竟然到了荒诞到没有任何道理的地步!

比如,2021年台湾面临了鸡蛋荒,而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鸡蛋生产基地,按道理来说,直接从大陆买就行。


但是台湾呢?

宁可万里迢迢从巴西进口鸡蛋,也不从大陆进口鸡蛋。

这运费可就海了去了,鸡蛋空运到台湾,差不多要7块钱一个!


大陆呢?差不多6块钱一斤!

更可笑的是,很多本来就是单纯的商品,竟然也被民进党当局“政治化”了。

比如好欢螺的螺蛳粉有个文案,叫“你是中国人、我也是中国人,四舍五入一下,你就是我的人”。

本来这就是个土味情话宣传广告,大陆人吃的螺蛳粉也印着这个,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

但这句话却让心虚的台湾当局神经过敏了,说这是“统战工具”,禁了好欢螺的螺蛳粉在台湾的销售。

可能还觉得不解气,连魔芋爽、麻辣花生等零食也都禁了。

除此之外,台湾还禁止使用淘宝、爱奇艺、百度、微信等大陆应用,禁止华为、联想、中兴、小米等大陆品牌手机,还有交通、医疗、能源等领域也禁止大陆进入。

其实,这只是台湾对大陆贸易壁垒的冰山一角。

台湾对大陆共有5000类商品进行了限制,导致本来物美价廉的大陆商品,根本进不去台湾市场。


现在知道为啥台湾人要花1500元人民币做个核酸了吧?

因为民进党放着物美价廉的大陆核酸,就是不买!

这种人为干涉商品流动的行为,虽然让民进党当局心安了不少,但台湾老百姓可就惨了。

为啥?

因为大陆是世界第一大商品输出国,而台湾偏偏不在大陆买物美价廉的商品,那就只能从其他国家进口价格更高的了。

传导到老百姓身上,就要花更多的钱,买到质量更差的产品。

以主要消费品汽车为例。

大家都记得大陆市场曾经有一款铃木雨燕,现在在大陆已经没人买了,就算退市之前,也就七八万块钱。

但是你能想到,这车现在在台湾还在卖?

而且价格要67万新台币(15万人民币)起!

其他车也差不多,宝马1系,大陆20万,台湾呢?卖167万新台币(37万人民币)起。

尼桑Kicks劲客,台湾售价85万新台币起(19.5万起),大陆售价10万人民币。

英菲尼迪QX50,台湾42万,大陆24万。

就连特斯拉Model Y,大陆也就27万起,而台湾呢?237.9万新台币起,约54.7万人民币!


甚至有脑袋灵活的台湾厂商,把大陆的上汽名爵12万买了,然后拆散了以零部件名义运到台湾,组装一下,就能卖21万!

这钱也太好赚了!

此外还有空调,稍微上点岁数的应该都记得大陆在90年代流行过一段窗式空调。

这种空调噪音大、耗电多,所以很快被分体式空调所淘汰了。

但你敢相信,现在台湾70%的空调仍然是窗式空调!

为啥?是因为台湾人不怕噪音么?

并不是,只是因为分体式空调太贵了。


在大陆,一个一匹的空调也就两千块钱,哪怕是大牌子的也就3000。

但是台湾呢?分体式空调随随便便都要5000-8000人民币!

冰箱也差不多,台湾的冰箱市场是日本的索尼、东芝、夏普和韩国三星、LG的天下。

基本上任何一个同级别冰箱,价格都是大陆的2倍以上。

现在知道为啥台湾人消费水平和人均GDP不相匹配了吧?

就是因为民进党当局的政治操弄,刻意对大陆产品关闭大门,导致其他国家的商品有恃无恐大幅度提高在台湾的销售价格。

结果台湾人因为这些无厘头的政治因素,成为了冤大头。

这些大项商品的价格贵了,肯定会抑制消费。

台湾人要么不买,要么买更便宜但更落后的淘汰产品,这也是台湾的大宗商品消费远远低于大陆的原因。


2 台湾城市建设与房地产发展停滞

去过台湾旅游的人,很多人都可能大失所望过。

台湾的街巷不仅破烂,城建也是破烂狭窄不说。

地铁灯光昏暗,公厕极少而且肮脏不堪,满街都是小摩托乱跑。

这还是台北,其他城市更差台北一档至几档。

很多人评论,台湾现在的城建水平,连大陆四线县城都不如。


不信你可以去登上台湾人引以为傲的101大楼去看看,距离大楼500米的地方,都是一片破烂旧街巷。

很多人奇怪了,为啥台湾的城建水平,和其人均GDP收入完全不匹配呢?

原因很简单,台湾的房地产业早就停滞了。

台湾经济的腾飞,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当时的台湾利用劳动力丰富廉价、航运便利等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的产业。

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台湾省GDP年均增长8.8%,经济规模增长近27倍,居“亚洲四小龙”之首,而且傲视大陆。

经济的腾飞,带来了台湾的城市化进程。

1950年台湾城市化率仅为24.07%,但至1970年这一比重大幅上升到55.5%。

1980年台湾城市人口比重更是突破60%,达到66.3%,1990年则创下新高,达到74.4%。

从1950至1990年,短短40年间,台湾城市人口增加了50个百分点。

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台湾经济发展开始大幅度放缓。

到了2015年,台湾GDP只增长了0.8%,而同期的韩国是2.8%,新加坡2.2%,香港2.4%。

从此,台湾经济一直在“四小龙”中垫底。

随着经济发展的停滞,台湾的城市化进程也进入了一个停滞期。

基建长期得不到更新,大量房屋已经年久失修,政府又无力推动棚改。

所以台湾的城市建筑大部分都已经老旧,看起来破破烂烂,像大陆的县城一样,遇上地震就倒。


有人可能觉得,政府没钱了,为什么不让房地产商投资搞城建呢?

从大陆的经验来看,相当一部分城建就是房地产商拿出的钱做的楼盘配套工程。

理论上没问题,但执行层说不通,因为台湾征地成本太高。

城建的核心是土地,而台湾的土地是私有的,而且台湾的“都市计划容积移转办法”大大提高了拆迁成本。

要拆迁民众的房屋,除了地价补偿、房屋补偿和容积率补偿,房地产商往往知难而退。

所以台湾现在的情况是大基建时代过去了,新的房地产业受限于各种条件又没发展起来,房地产商自然也就没钱搞城建了。

但问题在于,大宗工业产品消费与住房更新换代关联性很大,台湾城市建设与房地产发展停滞,这直接影响了大宗产品的消费。

你看看大陆过去十几年的大宗产品消费为什么暴涨?

不就是因为大陆城市建设发展迅猛,住房换代极快,自有房率超过90%,制造了大量的冰箱彩电洗衣机需求,这才极大刺激了大宗产品消费么?

台湾老百姓住的房子几十年不变,又怎么会去主动做冰箱彩电洗衣机之类的大宗产品消费呢?


3 台湾GDP造假

我们都知道,民进党最核心的目标,就是保持自己的统治、抗拒统一。

这一任务,压倒了其他所有的战略目标。

我们看到的包括进口美国武器,跪舔西方,强调西方价值观等等,都是为这个目标而服务的。

但这个目标也有一个bug,人心。

人,总是向往好的地方,摒弃差的地方。

可是随着大陆发展越来越快,和台湾差距拉开的越来越大,民进党当局做梦都在焦虑。

大陆发达之后台湾人心向大陆咋办?就像现在的润人心向美国一样。

为了杜绝这一事情发生,台湾就开始骚操作了:

既然发展速度比不上大陆,那通过GDP造假,一样可以让台湾的人均GDP是大陆的几倍。

这样台湾人一比较,就不会再心向大陆了!

于是,台湾的人均GDP就像吹气球一样起来了。

不过这种方式,忽悠一下一般的老百姓还可以,遇上明眼人,分分钟被拆穿。

造假证据一:只见GDP涨,不见财政收入涨。

GDP和财政收入都是能够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

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有很多,但根本原因是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即GDP的增长。

所以财政收入和GDP的关系是成正比的关系,一般来说,经济不错的国家,财政收入能占GDP的30%以上。

我们可以看一组数字。

2021年美国财政收入GDP占比31.7%;

2021年中国财政收入GDP占比是32.68%;

就连越南,财政收入也占到GDP的25%。

可是台湾省呢?

GDP23万亿新台币,财政收入2.4万亿新台币,也就10%左右。

显然,台湾的GDP造假了。


我们可以拿台湾和浙江对比一下。

2021年,浙江GDP达7.35万亿,台湾省GDP相当于4.98万亿人民币。

浙江省财政总收入1.45万亿元,而台湾省财政收入相当于0.49万亿人民币。

也就是说,浙江省GDP只有台湾的1.5倍,但财政收入是台湾省的3倍。

别忘了,浙江的税收不仅自家用,还要上缴做转移支付呢!

有人就奇怪了,难道是因为台湾的税收很低吗?

并不是,台湾现在各级政府财政压力非常大,台湾当局要是能够收得上税,怎么可能不多收点?

最根本原因,就是台湾的GDP本身就是假的,实际GDP并没有统计数字上那么高。

要是政府按照那个数字来收税,台湾的老百姓就要造反了。

那台湾的GDP是咋造假的呢?这主要起源于陈水扁时代。

当年陈水扁将现金制统计法修改成IMF全责法,只对企业的企业账进行确认,不管企业在哪。


也就是说,在大陆台商企业账上发动资金变动,台湾省政府也要将结果统计进来。

这样一来,台湾把台商企业在大陆创造的价值,也统计进入了自己的GDP当中。

例如郭台铭的富士康在大陆投资的工厂,营业收入都会被台湾当局算进台湾的GDP里面去。

因为台湾海外生产的比例达到了约50%,也就是说台湾GDP里面大概有三分之一是海外创造的。

部分GDP只肥了很多有钱人,除了能拉高人均GDP之外,又有什么意义呢?

毕竟,你没法对海外生产征税,也没法让海外生产创造出的利润,反哺台湾老百姓啊!

证据之二,只见GDP涨,不见工资涨。

过去20年,大陆人对经济发展感受最直接的,就是工资翻了几倍,这就是大陆GDP增长带来的副产品。

但是台湾呢?台湾网上有个专有名词“2万青年”。

意思是台湾大学毕业生的初始工资,是2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5000左右。

这个数字看起来不算少,但问题在于,20年前,台湾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也是2万!

也就是说,台湾的工资水平,停滞了20年!


为啥会如此?

原因很简单,台湾现有产业受限于岛内市场规模,只能勉强维持。

在低利润的困境下,也不易为员工加薪,薪资不就停滞了?

台湾的GDP现在全靠电子产业在强撑。

但电子产业链条短,受惠于电子产业的人口少,电子产业成了少数巨富的游戏,根本无法形成拉动效应。

而且台积电看似能赚很多钱,但大部分都是给外国人赚的。

目前台积电前十大股东中半数以上是外国机构和外国个人,累计持股占比高达79.67%。

也就是说,台湾电子产业就算再赚钱,大头都去了美国,也无法以薪水的方式,带动底层人民富裕。

证据之三,人口外逃。

正常情况下,一般都是人均GDP较低地区人口向人均GDP较高地区流动。

比如日本、新加坡、还有香港地区,都有大量大陆人去那边打工挣钱。

毕竟那边人均收入高一些,辛苦打一年工,相当于在国内工作几年。

但是台湾不一样,基本没啥大陆人去打工,相反,台湾有个奇怪的经济现象:“人往低处走的”。

简单来说,就是台湾人纷纷跑到大陆来打工。

这里说的台湾打工人,可不是来大陆投资经商的台商和台企派驻大陆的台干,而是“台劳”。

也就是自己跑到大陆工作的台湾人。

目前,约200万台湾人在海外打工,占台湾总人口约1/10(占劳动力人口比重更高),其中大部分是在大陆。

那为啥人均GDP3.4万美元的台湾人,要跑到人均GDP1.3万美元的大陆来打工呢?

这说不通啊!


原因1,还是GDP造假。

台湾虽然人均GDP高,但去掉前面注入的水分,是远远低于大陆的一线城市的。

像上海,已经达到了人均GDP2.5万美元,在上海工作,台湾人就能拿到比台湾更高的收入。

以台劳为例。

台劳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被大陆公司挖过来的高技术人才。

我们都知道,猎头公司一挖人,薪水起码都是成倍翻的。

另一种就是普通的“台生”,也就是台湾的大学毕业生。

他们看到大陆给出的高薪,往往倾向于前往大陆寻找机会。


原因2,大陆生活水平高。

在大陆工作的台湾人中,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服务业人员。

比如来大陆开奶茶店、咖啡店、洗衣房以及做教育培训和艺术指导的台湾人。

这一类人在大陆的工资,可能和台湾差不多,但是他们的生活水平却明显高于在台湾。

为啥?

因为台湾生活成本高。

有记者做过调查,台湾便利店一瓶普通的500ml纯净水一般是20新台币(人民币近5块钱),500ml的饮料多是29新台币(人民币近7块钱),盒装的方便面好一些的50多新台币(人民币11.4元)。

至于岛内民众常吃的茶叶蛋一颗是12新台币。

但由于岛内缺蛋,12新台币的普通茶叶蛋往往买不到,只能买号称有品牌的“高档”茶叶蛋。

一颗补贴之后也要18新台币(人民币4块钱),消费者纷纷抱怨变相涨价。

你看,这哪里是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分明是台湾人吃不起嘛。

再来看看交通出行。

台湾打的不便宜,台北起步价1.25公里也得70新台币(人民币16块钱)。

若是在东部、外岛等地广人稀的地方,最高可达100新台币(人民币23块)。

至于市内公共交通,公交车起步价15新台币(人民币3.5元)、地铁则是20新台币起步。

至于高铁就更不用说了,台北高雄之间的距离稍远于福州厦门之间的路程,但价格却是后者的近4倍。

这样一算,台湾生活成本大概是大陆的2-3倍。

那么台湾人平均月薪的27470新台币(约合6320元人民币),放到大陆,实际购买力也就不到3000块钱。

所以,很多台湾服务业人员,哪怕到大陆挣和台湾一样的工资,也能享受到远超台湾水平的生活了,肯定愿意待大陆不回去了。


原因3,产业和就业问题。

台湾的崛起,起源于6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和80年代电子产业的转移。

但是,现在这两种产业都无法支撑起台湾就业了。

目前,台湾曾经引以为傲的纺织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产业已经彻底被大陆所碾压,基本上半死不活了。

就算台积电坚持把最核心的加工业务放在台湾,但又能吸纳多少劳动力?

更何况台湾又没赶上互联网经济的东风,新兴产业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台湾几乎很难看到。

就连娱乐业,台湾的市场也没落了。

你看每年大陆国庆节的时候,都有大量台湾艺人通过微博发声、在央视晚会献唱等形式为祖国庆生。

等到台湾的“双十节”的时候,这些艺人都噤声了,惹得绿媒气急败坏。

显然,这些台湾艺人知道台湾娱乐业已经没啥机会了,只能靠大陆市场吃饭了。

现在知道为啥马英九一个劲地推自由行,一个劲地要把水果卖到大陆,一个劲地推服贸协议了吧?

不就是想借大陆的东风,创造一些就业岗位么?

马英九推动的两岸服贸协议通俗地来说,是一份相互开放服务业市场的协议。

两岸市场开放包括商业、通讯、建筑、分销、环境、健康和社会、旅游、金融等众多服务行业,台湾人可以到大陆就业。

可是结果呢?

民进党编造了“大陆劳工来台抢饭碗,影响台湾500万就业人口”“签署协议将导致美容、出版、旅游等行业出现倒闭潮”、“大陆国有银行将攻陷台湾金融业”等谎言,煽动台湾年轻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太阳花”反服贸运动。

最终马英九黯然下台,直接搞的台湾政界不敢再提服贸协议了。

那还能咋办?

求仁得仁呗!

台湾老百姓只能看着就业岗位越来越少,最后不得不来大陆打工了。

所以,GDP造假导致台湾人享受不到和人均GDP相应的工资,商品价格原因导致收入水平在台湾地区实际购买力远远低于大陆。

台湾内部又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这就是台湾人用脚投票,近1/10人选择跑到大陆工作与生活的根本原因。


4 台湾的未来

看到台湾的真实情况,我们其实已经能做出一个判断,就算台湾再粉饰自己的GDP数字,但台湾的未来已经没有了。

更令人唏嘘的是,这样一条不归路,竟然是台湾自己选的。

最近很多年,大陆民间为了穷台还是惠台政策争论不休,甚至对各种“惠台”的政策嗤之以鼻。

但是吧,其实也不用我们争论。

虽然在过去大部分时间大陆一直执行惠台政策,包括单方面向台湾开放市场、为台湾产品提供关税优惠、组织大陆厂商赴台采购、每年为台湾提供1000亿美元贸易顺差等等。

但是由于台湾民进党当局一味执行对大陆关闭市场等反经济规律政策,就相当于让台湾自己选择了一条“穷台”之路。

正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

虽然台湾经济数据看起来很光鲜,但是却挡不住10%台湾人选择用脚投票。

就算台湾抱着台积电这个王牌苟延残喘,拉高GDP,其实好日子也过不太久了。

根据台积电公布的数据来看,其2023年12月的营收为1763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407.25亿元,同比下跌8.4%,环比下跌14.1%。

2023年总体的营收达到了21617.4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4993.62亿元,同比下跌为4.5%。

更不要说美国正在逼着逼台积电在美国投资400亿美元设5nm和3nm生产线。

目的就是想把高端芯片制造业引回美国,借此来实现控制全球芯片供应链的目的。

到那个时候,美资控股的台积电走了,台湾怎么办?

所以,台湾如果再不改变两岸政策,只会让人均GDP和实际生活水平的落差越来越大,让更多的台湾老百姓看到台湾的黯淡前景,让台湾越来越穷。

所以大陆目前最应该做的就是加速推动这个趋势,将台湾更多人口吸引到大陆,推动台湾人口空心化。


比如去年中央发布文件,支持福建探索建设两岸融合示范区就是最好的策略。

这个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关键内容,就是台湾居民来大陆享受同等国民待遇(身份证、入学、落户),取消台胞在大陆暂住登记,台胞在大陆落户实现愿落尽落,鼓励台胞在大陆购房置业等等。

看见没?

虽然台湾省还没统一,但我先把台湾人统一了。

注意,这个示范区是有示范效应的,所以一定会给台湾人一些办理落户的便利条件。

虽然享受不了超国民待遇,但能平等对待,让台湾人可以无障碍享受办银行卡啊,办支付宝啊,驾照啊等等便利。

这么做,有两大好处。

第一好处就是给台湾底层民众一个出路。

在台湾有一个群体叫“外省人”,也就是祖辈是从大陆去台湾的。

本来还能在台湾享受到一视同仁,但民进党上台后,不论是政界还是商界,开始大力使用本省人。

外省人面临各种透明天花板,这就导致外省人群体的整体生活状况,要低于本省人。

当年抗日的时候有句话,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

当被歧视和被伤害的外省人,看到对面福建开了一个不歧视、不伤害,平等对待自己的示范区之后,会如何选择?

自然是心向往之。

更何况,那边工资不差,生活成本更低,幸福感更高,为啥不去呢?

时间长了,就能把大量台湾人口吸引到大陆来。

第二好处就是甄别台独分子。

示范区建立以后,未来那些台胞会来?

台独肯定不会来,不认同大陆的也不会来。

也就是说,未来会来这个示范区的是这样一批人,认同大陆的,反对台独的。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把台独分子给甄别出来了。

两岸统一一旦动手,有一个比较大的麻烦就是担心台军效仿乌克兰军队,军队主力撤入城市,用居民当盾牌。

特别是用支持两岸统一的统派居民当盾牌,这很可能就是对岸既定的战术。

可是大陆的示范区把这些统派都吸引走了,台军拿谁来当盾牌?

拿支持台独的民众当盾牌么?

过去我们明确提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你既然都不承认是中国人了,那我打你没毛病了吧?

所以,对待台湾问题,我们不用着急,也不用跟着美国的节奏走。

否则只会像俄乌战争一样,在美国选的时机、美国选的地点打一场战争,进而随了美国的心意。

只要我们按照既定路线走下去,推动穷台+人口空心化。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台湾回归大陆就是一种必然。

毕竟,航母只能教育肉体,只有切身经济利益,才能教育人心。


作者:花猫哥哥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
  • SWH202两相细分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  SWH202驱动器用于驱动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最大静转矩为40NM。驱动器采用H桥恒流控制。运行平稳,可靠性高,并具有较高的启动和加速性能。      H桥双极恒流相流驱动,最大输出驱动电流7A,输出电流方便可调,最大细分的三种运行模式可选。输入信号TTL兼容,输入、输出信号光电隔离。提供节能的自动半电流锁定功能、脱机(FREE)保持功能、断电保护功能、过流保护及欠压保护。
  • 开关元器件 开关无器件系列
  • 焊接平台 焊接平台也称焊接工作台、焊接工作平台,焊接平台是用来进行工件的焊接工艺,上面没有孔,工作面为平面或T型槽。
  • MROWA(默露华)定位夹具手动座 MROWA快速定位夹具享有专利的工装定位元件将柔性和刚性完美结合,可与现在热卖的EROWA和其他品牌铜工座共用,保证工件工装的重复定位精度为2um,从根本上控制累积误差,同时大幅降低机床设备停机时间,使机床设备利用率达到最高点。此定位夹具是减少校表与分中时间、节省时间和提高速度、提高生产力的定位夹具系统。 MROWA精密定位夹持系统的优点: 1.简单易用、方便快捷; 2.重复定位精度在0.002MM; 3.可在机外检测,节省大量时间; 4.定位精度由夹具保证,避免人为失误; 5.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节约成本,提高生产力; 6.电极可随时下机检测、修改,二次上机不影响精度; 7.统一的标准化机械接口,各工序间的切换更流畅,准确率更高,是现代化生产加工必不可少的夹持系统。
  • 数控针阀体球头全自动磨床J4K071 数控针阀体球头全自动磨床J4K071是磨削中、小型内燃机、发动机针阀体外圆的高效全自动磨床。